今天不談教養
愛的藝術電影讀書會
面對孩子、面對自己、面對伴侶、面對人…我們不只需要方法,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與哲學, 這些將決定我們的視野與方向,並讓我們能擁有自己的態度。
【華麗島秘話】原來如此!校園鬼故事的民俗學
「花子」應該是個日本名字,為什麼會擔心「花子」在臺灣出現呢?其實流傳在台灣校園裡的鬼故事起源來自於日本,而之後也慢慢演變出具有台灣特色的校園鬼故事。至於兩者之間出現的脈絡與契機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揭開華麗島秘話的面紗。
【專題】當國家進入你家--從肥胖稅與通姦罪談起
我們之所以討論通姦除罪化與肥胖稅的原因: 它們遙遙的彼此呼應著,引導著人們所思索的,居然直指一個重要的民主課題。 這個課題,直接關聯著人我的分際,個體與集體的矛盾,涉及現代人生活的基礎, 或許就以這一個問句作為開始——國家可不可以進入你家? 人本主義如果要關心人,這就是人最應該關心的。
【專題】疫情!壓力?暴力!?我們正身處其間
壓力會引發暴力,而疫情會帶來壓力,大家都能感受。那麼,面對疫情、壓力、暴力三者的串聯,我們如何面對?

武漢肺炎這個名稱到底有無歧視性,論者意見紛紛。當中國方面提出抗議,指控世人使用武漢肺炎一詞是一種歧視的時候,在「尊重當事人感受」的前提之下,我們難道不應該立即改正嗎?然而,事情也許還有另一面的思考。請讓我們從「武漢肺炎是否為一個歧視性名稱」開始,展開一場思辨之旅。
【專題】從「武漢肺炎」的歧視性談起
武漢肺炎這個名稱到底有無歧視性,論者意見紛紛。當中國方面提出抗議,指控世人使用武漢肺炎一詞是一種歧視的時候,在「尊重當事人感受」的前提之下,我們難道不應該立即改正嗎?然而,事情也許還有另一面的思考。請讓我們從「武漢肺炎是否為一個歧視性名稱」開始,展開一場思辨之旅。
幫助受歧視的孩子,是我們的責任
對於已經受傷的小孩,教他如何重新站起來,比幫他討公道,還更為重要得多,因為由別人討來的公道,永遠「不夠」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