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迪工作坊
巡迴368城鎮-讓小搗蛋變愛迪生

我們的計畫

一場啟迪工作坊包含四堂課程

人本教育基金會計劃在全國368城鎮舉辦「啟迪工作坊」:透過理解與欣賞過動兒,協助每一個愛迪生都能成為他自己。

大家熟悉的愛迪生,小時候被當麻煩大王,特別是在學校裡:無法墨守成規、愛思考(很分心)、愛發問(沒規矩)、愛自己實驗(不服從)……,製造了很多麻煩,堪稱『小搗蛋』代表。

然而愛迪生的母親卻很能欣賞他,很能看出他的優點,還能在別人指責『這個孩子怎麼這樣子』時,挺身而出,說出愛迪生的過人之處,保護孩子並讓別人從另外的角度認識愛迪生。

在家裡、學校中的現代「愛迪生們」,因為坐不住、分心、控制不了自己、不停地發問,常帶給身旁的大人困擾;但他們也同時具備善良、熱情聰明、有創造力、勇於冒險、不畏懼威權……的特質。

當小搗蛋的父母、老師擁有看見愛迪生的眼光,小搗蛋就能蛻變成屬於自己人生中的發明大王。

緣起-關於小搗蛋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統計,1998~2012年,過動兒人數成長了十一倍,而以所謂盛行率7%來看,小學兒童中有八萬八千名可能被診斷為過動兒。根據我們電訪學校了解,可能有近六成比例被診斷為過動兒的學童正在服藥。
  然而,他們需要的真的是醫療嗎?而小搗蛋們之所以被視為小搗蛋,都是因為病症嗎?服藥,能夠幫的忙是什麼呢?
  當我們在梯隊裡聽到小孩吵架內容是:「你過動喔!幹嘛不去吃藥!」
  我們想 ,如果是一個對的事情,就不該讓孩子承擔污名。面對特別的孩子,以前可能是用棍子,現在用的卻是藥丸子──這些都無法發展孩子的能力。

專案目標

  • 用愛─而不是「用藥」─來滿足小孩的需求
  • 研究試探不用藥的可行方案。
  • 讓每一個「愛迪生」 發展能力─ 而不再依賴藥力

行動─368城鎮啟迪工作坊

  • 協助家庭、師長能越過行為表現而看到這些小愛迪生的本質與能力
  • 增長愛的能力,陪伴孩子面對困難、建立自信、發展優勢,讓每個愛迪生都能成為他自己。
  • 協助父母發現並去除阻礙,以溝通取代命令、以行動取代焦慮、以培養腦力取代依賴藥力、練習『陪伴』而非『代替』,減少親子衝突

你身邊的小搗蛋有這些特質嗎?

善良
熱情聰明
有創造力
勇於冒險
不畏懼威權

發起人

于美人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快樂的成長,當一開始醫生告訴我,小孩可能要用藥物控制過動時,我很驚訝竟然沒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
  後來,我才發現只要願意多一點愛和鼓勵,就能超越孩子過動的阻礙,讓每個孩子發揮正面的能力。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點,如何在愛中成長、學習,讓他們的優點發揮,讓他們看見自己、肯定自己、喜歡自己,而不被「過動兒」三個字所挾制,是「愛迪生專案」的主要目的。
  我希望「愛迪生專案」能給台灣新父母一個新的方向與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是社會的天使。讓我們一起努力!

廖永來

前台中縣縣長、春雨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並非每個孩子都能符合現有教育體系,學習有很多的方式及方法,希望孩子都能快樂學習。

計劃發起人完整名單

史 英 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朱台翔 森林小學校長
廖永來 前台中縣縣長、春雨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王志誠(路寒袖) 台中市文化局局長、詩人
李妍慧 新竹市市議員
魏德聖 導演
楊力州 導演
郝廣才 格林文化發行人
廖玉蕙 作家
吳曉樂 作家
林蔚昀 作家
賴靜嫻 寶島聯播網總經理
吳福濱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
吳志寧 929樂團主唱
張睿銓 想想人文空間總監

吳宗展 心理師
唐傳義 靜宜大學校長
張惠博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校長、前彰化師範大學校長
陳金燕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鄭谷苑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主任
楊巧玲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
楊佳羚 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黃志中 高雄市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
王秀雲 成功大學醫學系STM研究中心副教授
呂明蓁 台南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白慧娟 中興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王君儀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
卓耕宇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
李世慶 前高雄中學輔導教師
(陸續新增中)

2025年-啟迪工作坊

★ 課程提供 教師、教保服務人員、特教助理或公務員研習時數。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

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
過動兒紀錄片

一個用藥過動兒的故事

─孩子:我是在吸毒嗎?

─媽媽:有機會重來不會給他吃藥,個別教導比藥有效。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過動兒,每一個生命,本來就應該要動。

只有能照顧過動兒的教育,才有資格教所有的孩子。 

認養城鎮

●贊助200萬元─計25個城鎮共100場講座。
●認養部分城鎮,一個城鎮單位贊助費用為8萬。
●也歡迎小額捐款。

小額捐款

您的每一分資助,都將推動新的思維和視野,以提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改變台灣的未來!
立即線上捐款
衛部救字第1061362195號

詢問各地場次

●北北基宜花東 02-23661906
●桃竹竹苗 03-5542322
●中彰投 04-23200078
●雲嘉南高屏、離島 07-7260833

課程介紹

〖第一週〗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

​〖第二週〗陪孩子面對困難─以具體情況為例

〖第三週〗溝通練習─聆聽與表達、理解與接納

​〖第四週〗​養腦計畫

這是為家長對教育有興趣者,量身設計的系列講座

工作坊行動說明

【啟迪工作坊】是安排給家長及對教育議題有興趣者的系列講座,希望幫助您:

  • 越過行為表象,看到這些小愛迪生們的本質與能力。
  • 增長愛的能力,以陪伴孩子面對困難、建立自信、發展優勢。
  • 協助父母發現並去除阻礙,以溝通取代命令,以行動取代焦慮,練習『陪伴』而非『代替』,減少親子衝突等。

課程設計

  • 每一個城鎮進行四週課程。
  • 課程設計有實踐作業,讓學員能在課堂之外、生活之中實踐,
    並將作業情形帶進課堂討論,讓理論落實於生活。
  • 工作坊不採封閉設計,隨時可以有新學員加入。
    當然,完整參與四堂課能有較充分基礎,繼續在生活中實踐。
  • 工作坊全程免費;由於名額有限,請事先預約報名。
  • 參與學員將獲得:
    《愛的手冊》
    《讓小搗蛋變愛迪生—啟迪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