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論壇】朱立倫,趙少康,陳玉珍,和其他
朱立倫,趙少康,陳玉珍,和其他 文/史英初看題目,會覺得陳是小咖,憑什麼和二大並列?但我的意思正是在此,突顯朱趙的咖其實也沒多大:還不就是「夾手」(註)的層次罷了。如果懷疑是否真的是這樣,那這個題目就算是...
人本論壇
朱立倫,趙少康,陳玉珍,和其他 文/史英初看題目,會覺得陳是小咖,憑什麼和二大並列?但我的意思正是在此,突顯朱趙的咖其實也沒多大:還不就是「夾手」(註)的層次罷了。如果懷疑是否真的是這樣,那這個題目就算是...
國語可以教的科普文,可以一句說完,就是,可以說是沒有。這是怎麼說的呢?課綱要求國語要教一點科普,所以各版本裡大概多少都有一點,這真是再好也沒有的事了;但是森小的老師實在受不了他們那種科普文,就想自己去找,結果呢?就跑來找我,說他們不會選。可以做為我們的借鏡:科學不能只是一堆二手的資料或訊息,必須經過我們一手的思索和理解,不然,被誤導了都很難查覺呢!
批判思考的練習,和諸多舊文一樣。既然如此,我首先就拿自己「練習」一下:用人名當標題,是不是為了嘩眾?嚴格地說,應該是有一點:我多少是想要趁新聞事件吸引多一點人來看。但主要的理由,還是因為我想不出別的標題:除了這個「只有人名,沒有其他」的,別的都無法保證本文的「只有問題,沒有答案」原則;換言之,都有可能就在標題上,就已經暗示了某種結論,而這不是本文該做的事。
塔利班為我們提出了「一半人欺負一半人」的「演變與不變」問題,我們無力回答;就提出「追尋脈絡、落實情境」的思考方法,做為持續自我激勵,自我努力的方向吧!
「搶救文」統篇的錯誤還很多,不止上引第一段,也不止語意和文法方面,還有從中衍生出來的其它問題,我就不一一指出了。總之,它是文法錯誤,語意不明,邏輯不通,思想混亂的典型,和範例。
一路寫來,雖然是在失控的情況下,我還是一路有在想,到底為什麼,我會那麼為你義憤填膺?寫到這裡,終於有一點明白:大概,我是把整個台灣的委屈投射到你的身上了──我們一個小小的島國,堅持走自己的路;即使全世界都失守,我們也不向中國屈服!然而,舉世滔滔,這些年來,到底有誰肯為我們主持公道?
如果物體比「被它排開的水(即它的「水身」)」輕,就會上浮 ──外在的浮力既然不變,體重就敵不過浮力了! 至於他移居到這附近、又在水中和她邂逅、的理由,其實,就不用說了吧?張愛玲在「傾城之戀」的結尾說:一座城市的傾覆,也許就是為了成全她和他(大意);那麼,我們的他和她在GrünerSee(即GreenLake),也許就是為了──成全浮力原理的科學之美吧!
最近一直在苦思,想要找一個科學主題,要和自然的美麗無關,別像彩虹那麼令人迷醉;再設法突顯它的內在美,以免人們以為科學只有外在美:道具很美術,展示很炫,連場地都很文藝… 有人提議:何不選自由落體來試試?我們正在討論的時候,正好被那小孩聽到,他說:「我問你噢,東西往下掉的時候,為什麼非得加速不可?為什麼不肯乖乖的等速下降就算了?」
就考卷而言,小孩答題的瑕疵,或是老師該扣幾分,基本上都沒什麼好注意的,都屬於應該忽略的細節;相反的,老師出題或教學的瑕疵,就值得探究,看看是不是值得關注,不管它是細節還是粗節――若是代表著教學或知識上的盲點,當然就還是不要忽視為宜。
震警報根本沒用,如果是我負責的話,至少要提前30秒發佈…;大家都氣他胡說,但要求提前發佈好像也沒錯,那到底怎麼講回去呢?我就說了所謂「創見」:30秒有什麼用?如果是我負責的話,至少要提前三天,才來得及搬家…
其實我們對於「素養」並無厚愛,也不想去定義素養到底是什麼;只是希望把明顯錯誤的事情揭發出來,讓大眾知道要如何監督政策,而不要被有心人,或無心人,甚至是過度熱心的人,不明就裡地帶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