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語言的力量,那些埋藏在故事裡的體罰

文︱陳培瑜

超乎想像的語言的力量

有一本繪本,書名直白到我無法忽略,《我的願望:天天不挨罵》。封面上的小孩側著臉,一臉怒氣的看著遠方。但是再細看他的樣貌,他的臉龐和身體,好像正不斷發抖著。

書封上的男孩側寫,讓我的視線停留許久。繪者以如此具有張力的封面作為繪本的起點,他想必是真的想要為這個孩子說說話。

再翻開內頁,這本書是以這個小男孩為第一人稱,描寫了他在生活中並不是要故意犯錯,更不是為了惹怒大人,但卻因為表現出來的行為不符合大人的想法、也可能與現場氛圍不相稱,因而招來連連罵聲。

這樣的場景,我相信許多大人和孩子都不陌生,我們小時候何嘗不是這樣長大的?但普遍人都有的經驗,就代表這是理所當然的?是可被允許發生的嗎?

語言所能對人所造成的傷害,在大人的社會中並不陌生,我們都不喜歡別人對我們惡言相向,也不會有人希望自己要天天面對語言暴力。只是當大人們變成了家長和老師之後,透過語言想要給予小孩的教育和指導,卻經常是以罵聲、威脅和恐嚇傳達出去。

語言,成了傷害小孩的工具。

另一本也讓人印象深刻的繪本,《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