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開鎖鏈

斷開鎖鏈

終止暴力複製

終止暴力複製

☉編輯部

立法禁止校園體罰(2006)的第一年,人們最常說的兩句話是「不能打,沒有老師要管(關心)學生了。」「老師不打,家長一直打,有差嗎?」。

十五年後,關心學生的老師還在,且一直都在,體罰不再是老師的選擇。不能打,老師就會尋找對的教育方法。

現在,體罰已不是教育的選項,但還是父母懲戒子女的權力(民法),雖然,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這樣行使懲戒權。

兒童權利公約內國法化(2014),台灣兒童的處境首次成為國際關心的事務,第一次專家審查報告(2017)直接指名國家要投注資源「終止一切形式對兒童身心暴力」,但國家並沒有任何動作。因此,人本基金會在今年初提案修憲,將「兒童不受身心暴力對待之權利」納入基本人權。

真的要修憲嗎?修憲有用嗎?這一路的思索與研究,都在特企裡。

這幾年兒虐新聞一出來大家都罵,在網路罵、call in罵,去虐童者的家裡罵。但兒虐的事件不見減少。有人主張體罰不是兒虐,卻忘了,兒虐都是從體罰開始。

大家以為,小時候被體罰的家長比較不會體罰小孩,但兒福聯盟的調查顯示,有六成被體罰過的家長認同體罰。難道體罰會遺傳?還是兒盟的調查分析另有玄機?

為了推動修憲,人本秘書處研究世界各國禁止家庭體罰的現況,我們將這些資料整理出來,各國立法的途徑不同,但遭遇的阻力卻相似,你猜到阻力是什麼嗎?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世界各國立法禁止家庭體罰現況」。

另外,我們採訪了四位支持修憲的教育文化委員會的立委,詢問他們國家如何保護兒童。後續還要採訪支持與不支持的立委,為孩子們留下努力的記錄。

最後,熟悉繪本與劇的陳培瑜,為孩子挑了幾本書,訴說孩子的心聲。期盼這些心聲可以讓人們明白,「終止一切對兒童的暴力」,不是個要求,而是孩子們合起雙手小小的請求。

受苦的孩子還要等多久?

和我們文化相近的日本和韓國,就在去年,相繼立法禁止家庭體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守護孩子的性命,是全體成人的責任;韓國法務部表示,父母體罰導致兒童死亡,不能繼續發生!
那麼,台灣的小孩,還要等多久?

受苦的孩子還要等多久?

和我們文化相近的日本和韓國,就在去年,相繼立法禁止家庭體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守護孩子的性命,是全體成人的責任;韓國法務部表示,父母體罰導致兒童死亡,不能繼續發生!
那麼,台灣的小孩,還要等多久?

問卷
體罰會遺傳?從一份調查報告說起

體罰是一種會「遺傳」的東西,它從上一代直接傳給下一代?讓我們從去年《2020年台灣民眾被家長體罰經驗與認知調查報告》這份報告說起…

Picture of 吳思瑤

吳思瑤

我想,兒童人權搭上這班憲改列車,完全是時候了。

Picture of 吳思瑤

吳思瑤

我想,兒童人權搭上這班憲改列車,完全是時候了。

Picture of 張廖萬堅

張廖萬堅

落實「視兒童為主體」的價值,因為「孩子就是未來」。

Picture of 張廖萬堅

張廖萬堅

落實「視兒童為主體」的價值,因為「孩子就是未來」。

Picture of 王婉諭

王婉諭

希望能以加強父母教育知能,來落實「終止一切形式對兒童暴力」。

Picture of 王婉諭

王婉諭

希望能以加強父母教育知能,來落實「終止一切形式對兒童暴力」。

Picture of 范雲

范雲

這是一個實踐兒童權利公約的過程,也是台灣國際化的過程。

Picture of 范雲

范雲

這是一個實踐兒童權利公約的過程,也是台灣國際化的過程。

【人本論壇】

2  「素養守護團」辯義── 史英

【特別企畫】

8  斷開鎖鏈,終止暴力複製── 編輯部

10 受苦的孩子還要等多久── 史英、江思妤

14 體罰會遺傳?從一份調查報告說起── 編輯部

18  吳思瑤:搭上這班憲改列車,完全是時候了── 李昀修

20  張廖萬堅:落實「視兒童為主體」的價值── 朱慧雯

22  王婉諭:以溫和方式建立對話空間── 陳稚宜

24  范雲:落實兒童權利公約與世界接軌── 陳志遠

26  他們怎麼做到的?─世界各國立法禁止家庭體罰現況 ── 黃家筠

30  看穿語言的力量,那些埋藏在故事裡的體罰── 陳培瑜

【南海菩薩的法槌】

34  特教學生──教育的孤兒,司法的棄兒(中)── 張萍

【民主的滋味】

42  一手煮麵一手建國─史明歐吉桑的革命人生 ──  邱婉慧、黃文儀

【他方遠方都不是彼方】

54  疫情到政變,看見緬甸人們的學習與生活挑戰 ──  林語珊

【萬千視野,照見兒童性侵】

62  隱藏的痛苦:兒童性侵受害者揭露的動機與利弊衡量── 徐思寧、陳潔晧

【欸!這個月看什麼】

72  那些給青少年心靈出口的繪本── 陳培瑜

【申訴案現場】

76  孩子就在煉獄中狂舞─那些年我見過的瘋狂教室── 施宜昕

【全集中 Làu台語】

86 伍之型:語文的文學性,台語、華語攏會通── 石牧民

【華麗島密話】

80  如何找回遺失的人事物?尋人啟事的民俗秘方── 阿祉

【人本紀事】

100  法庭觀察(一)孩子的聲音需要真正被聽見── 楊詠晴

102 我和我的工作── 陳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