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課程〉親子教養工作坊-2020春季夜間班
親子教養工作坊 回到人本父母學苑 教養,不是只為了『教』,在親子關係上更多的應該是『愛』。 以愛為基礎,我們才能真的『了解』彼此, 而能在『如實尊重』的互動中,讓對方感受到我真的在乎。 透過溝通、透過愛的...
學齡前教養
親子教養工作坊 回到人本父母學苑 教養,不是只為了『教』,在親子關係上更多的應該是『愛』。 以愛為基礎,我們才能真的『了解』彼此, 而能在『如實尊重』的互動中,讓對方感受到我真的在乎。 透過溝通、透過愛的...
當孩子被老師辱罵的情況嚴重,而您認為要跟老師談,怎麼談呢?這裡有幾個要點供您參考。
當孩子說他被老師辱罵了,你會怎麼做?跟老師理論?息事寧人?其實,可以先跟孩子談談。這裡,有怎麼談的原則。
心理學研究,言語暴力會削減個人自我效能,使人產生孤立感、減少人際互動,而造成行為失常,導致再度受暴。
如果我們能夠用這樣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為,那麼你會發現:行為只是冰山最上面的一角,我們要去處理的。
「哭就會得到注意的孩子,會需索無度、不易滿足、不討人喜歡;而那些無法用哭鬧得到注意的孩子,反而很快樂、容易滿足、討人喜歡、比較能夠信任父母。 今天不讓寶寶哭,寶寶明天就會讓妳哭。 」
在自以為捍衛的當下,也讓孩子看見了大人之間的衝突,我並非主張大人間不能有衝突,或者吵架都要躲起來吵。我只是想著,當我們殷切告訴孩子:「有話好好說。」的時候,我也得努力成為好好說話的大人。
被打大的小孩,會逐漸失落自己的感覺,孩子沒有選擇,管教就沒有意義;孩子沒有感覺,各種關係都會被阻絕;跟小孩談感覺,不等於順著他的感覺做事。
帶小孩出門,特別是帶小小孩出門,對於以色列父母,或說是全世界的父母都是很大的挑戰,父母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好的對話與教養技巧;而小孩也真的很容易就破壞掉父母出門的計劃,每個父母可能都經歷過帶小孩出門的慘痛經驗。這時父母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盡量把小孩留在家,讓父母可以出門快快辦事;另一種則是盡量把小孩帶出門,從中學習跟小孩的「和平相處之道」。
我跟新進的同事說,小孩抱在身上,安撫到他不哭了,就要設法把寶寶放下,你一直抱著她,她怎麼玩耍?原來沒有不愛玩的寶寶!看到一個好餵、好睡、愛笑、可以自己玩耍而情緒穩定的寶寶,不再天天哭泣,我也只能長嘆─如何瞭解寶寶的需要、回應寶寶的需要,真是一門天大的學問啊!
學母語之所以順利,要點並不在「全母語」的環境-這是外在條件;而在「玩語言」的「隨身嗜好」-這才是成功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