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彆扭了

文︱張錦玲   
 
從當上媽媽那一刻開始,接受每天的「新生訓練」與「震撼教育」,我心裡就一直有個願望:希望一覺醒來,兒子就十八歲了。
 
十八歲意味著「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換句話說就是:為娘我可以解脫囉!不用再替他把屎把尿,不用管他吃飽了沒,可以用「大人」的方式跟他聊天(成熟的、有深度的聊)。
 
老實說,即便現在兒子要升小三了,心中還是始終存在著這樣的期望。但不同的是,相較於當初心中充斥著的自怨自艾、無助、不知所措地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到現在面對自己與孩子的「難」,能泰然處之的過日子,這中間的轉變,就在接觸人本父母班之後,慢慢的、悄悄的發生了。 
 
由於孩子小時候一些擾人的情緒狀況,我帶著他來到兒童心智科的門診,經診斷為「注意力缺失混合情緒衝動」,之後便做了兩個多月的心理治療。治療期間,每天都像在挑戰不可能的任務般,除了執行「教戰手冊」之外,還要寫觀察紀錄。
 
舉例來說,當孩子發脾氣亂摔玩具時,第一時間我要與他站在同一陣線說:「你很生氣吼。」(哇哩咧,生氣亂摔東西沒處罰你就不錯了,還要我同理你?怎麼可能!若是被長輩看到,我會被指責教導無方ㄟ)。再來,在孩子做的事情當中,只挑好的讚美。(那做錯的呢?當然要教啊!不然下次還是不對,而且萬一以後禁不起挫折怎麼辦?)有一次,兒子在診間玩積木時,我說:「你好棒,再疊一塊。」馬上被心理醫生糾正:「媽媽,後面那一句不要說。」(Why?我鼓勵他給他下一個挑戰目標不行嗎?……)
 
就這樣,經過兩個多月的煎熬,每天看著教戰手冊練習著「話術」,直到兒子進幼稚園,我來到人本開始了第一堂的父母成長課程。第一堂課結束,怎麼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不就跟我的教戰手冊很像,難道真的要這樣?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好好來徹底顛覆一下吧!
 
經過了這些年,從【快樂父母班】一路上到【快樂父母覺察工作坊】(進階班),暑假還帶著兒子一起前進【快樂親子營】;當兒子進入小學,開始有學習上的適應不良時,為了了解「教與學」是怎麼一回事,又上了史英老師的【教學方法】;後來,更參加父母班義工培訓課程,以「過來人」的身份,陪伴許許多多的「當年的我」。這一路走來,發現原來我是在進行一項『自我改造』的工程,要「治理」的對象不是孩子,而是自己。更深刻體會到,要建立好的親子關係,無法只是靠磨練「話術」而已──重點在於我是怎麼想的,我內心真正的os是什麼──必須透過覺察,透過思想與視野的開展,透過實踐,讓自己成為成熟、快樂的大人。只要孩子身邊,能有成熟、快樂的大人,就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這項工程之浩大與艱鉅,「完工」後所逐漸長出來的柔軟與力量,我想只有參與其中,才能心領神會。
 
現在,當我在面對孩子情緒化的反應時,我已經不再急著給他指正或建議,取而代之的是發自內心的同理:「我猜你很生氣,要不要試著說說看」(很自然地,不再彆扭難說出口);看到的是孩子真實的困難和需求,而不是那無理取鬧的形體。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我不再是一直走在前頭替他披荊斬棘、排除萬難的先鋒部隊,而是陪伴在他身邊一起緩步前進的「戰友」,並告訴他「有你真好」!
 
每每看著第一次來父母班上課的學員,課堂中時而點頭如搗蒜(被說中時),時而感動或被觸動地流下淚水,這裡就像加油補給站一樣,總是備著滿滿的愛與關懷,細心照顧著每個來這兒的大人與小孩。哪天若走累了,沒力了,或是一時迷失了方向,這裡是每一位爸爸媽媽都可以落腳的村子,別忘了來這給大夥「照顧」一下喔!
 
張錦玲/人本父母學苑義工
 

球隊包庇性平事件、身心暴力皆無人處理。請還給體育班的孩子正常訓練環境!

台北市某高中多名合球隊邰姓助理教練(兼體育班導師),利用職務機會,長期對女學生發展違反倫理關係,在學校的IG匿名版上傳得沸沸揚揚,該隊楊姓總教練(兼體育組組長)卻不通報處理。不僅如此,經學生提出具體事證,向台北市政府檢舉後,學校洩漏檢舉資料給楊姓總教練,楊姓總教練竟威脅檢舉的學生撤案。而台北市政府明明已經有具體證據,卻違法未命學校調查,層層皆有重大違法疏失……

建立教師專業倫理,停止包庇不適任教師

教師在工作上欠缺具體專業倫理規範,也未形成此專業工作集體持守的底線,不僅時常發生對教師專業尊嚴造成嚴重打擊的事件,後續處置也並未堅守的專業倫理底線……

參與聚賢會

如有進一步聯繫或協助的需求,請留聯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