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教育心慌慌?四位教授陪你面面觀

整理採訪︱李昀修
圖片來源︱Photo AC

--本文刊登於人本教育札記386期(2021.08)

「十二年國教是要一個全人的教育。」

在「教出素養教師營」的第一堂課「教出素養」上,政大歷史系副教授金仕起開宗明義的說。但他,其實有另一個重要的身分——十二年國教社會領綱歷史組主持人。

「自發、互動、共好這三個面向,在每個學科都要有。」、「即便大學的課也遲早會過時,所以要培養自發的學習能力。」

課堂上,教授詳盡的解說十二年國教的內涵與期盼。雖然總是被人當作遙遠的願景,但當知識、環境,全地球都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在改變的此刻,教授口中的「自發」、「互動」、「共好」,進而成為「終生學習者」,已然是下一世代的學生在面對世界時不得不具備的「素養」。

對素養的需求,其實已迫在眉睫。

但素養究竟為何?又會帶來怎樣的改變?想必有些讀者仍困惑著。為此,本文採訪到三位教授,各自從不同角度切入,帶您看見素養的面貌與展望。

楊巧玲教授:教育的本質沒有改變,是進階版

當「九年一貫強調能力,與素養的差異是什麼?」這個問題從口中說出來時,彷彿能看見網路那頭的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楊巧玲教授微微蹙起了眉頭的樣子。

「能力變素養,就學教育的人而言,我認為從教育本質來看沒太多改變,都是在教育範疇內,也是我們所期待的。

但是,當然也有改變。九年一貫變成十二年國教,當你把階段提升,內容不可能完全沒有更動。從能力到素養導向,就像進階版,因為在2000年九年一貫課程總綱頒布的十多年後,不可能不做改變!」

因應著時代的變化,教育的更新與進化自然也必須跟上,楊教授指著九年一貫的課程綱要:「你看當時的期望是什麼?『提升國民素質與國家競爭力』。而現在十二年國教的願景是『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楊教授翻出社會領域的課程綱要,其中清清楚楚寫下了國小、國中、高中等各學習階段的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細緻地勾勒出核心素養的樣貌,同時透過專業社群與跨科合作,教育現場正迎來改變:

「從九年一貫開始有領域共同時間,為了讓老師們能夠協同、不要太學科本位主義。實施多年後,到十二年課綱一樣有所謂教師專業社群,這些由一線教育工作者出來倡議,轉化為實踐步驟的團體,國家也很支持,因為目標一致。」

只是從家長的觀點來看,對於素養似乎有種說不明白的擔心,但楊教授提醒:「教育改革的重要價值不是只有競爭跟脫穎而出,還要講求公平與社會正義。」這並非唱高調,而是教育必須不被當成鬥獸場,才能回到學習的本質。但如何讓家長理解,甚至共同合作?楊教授認為是否有共通「語彙」將是關鍵:「我看過芬蘭的教育改革相關文獻,他們成功有重要的要件,就是他們的語彙儘量是一樣的,有共通的語彙,才能慢慢形成共識。」

教育的本質不變,但必須更加進化,楊教授笑著說:「或許可以跟家長說,多示範和培養合作力,孩子既不是考試的機器,也不是競爭的工具。」

然後,一同貼近教育的本質。

張惠博教授:具有相關素養,才能做判斷,也才不會迷信或盲從。

實際上,素養並非新名詞。

前彰化師範大學校長張惠博教授說:「在科學教育領域,應該從1958年蘇聯領先美國發射人造衛星後,引起全世界的震撼,特別是美國,因為美蘇兩強在做太空競賽。當時他們就很積極想提升全體國民的科學素養。」

但為什麼是兼顧菁英的全民路線呢?

張教授說:「在人類分布來講,真正走理工專業的人,應不到一半。可是其他人也不是完全棄理工而去,仍需要對於科技、科學有部分的了解,以備成人後能參與諸如:核能發電、電動車、太空發展,綠能或者最熱門的疫情議題之討論。這些社會議題都必須跟科學素養有關才能做判斷,才不會人云亦云,才不會迷信或盲從。」

在全民都具備基礎素養的情況下,社會才有足夠的能量去討論重要議題,進而讓真正的專業得以發展,亦即,有什麼樣的社會,就會有什麼樣的科學發展。所以,素養的提倡,毋寧說是極為務實的,然而,這務實的改革,也有一個浪漫的故事。

「早在1985年,美國便提出了2061科學教育計畫,並與大眾預約76年後當哈雷彗星再次拜訪地球時,美國的科學教育成果會是世界第一。」張教授笑笑地說起美國推進科學素養的故事。然而,美國的浪漫可是玩真的,他們於1993出版一本《科學素養的里程碑》,包含要如何達到科學素養,怎麼教學生才會有科學素養。1996頒布「國家科學教育標準」,將把改革目標、師培、在職進修與社區家長等訂定所應達到的標準。美國的科學教育,便在這層框架下結合教育現場的改革穩步前行,原本高遠的素養教育在教學與師資等等改革下,因此落地而茁壯。

張教授說,有句話在美國念書時聽到後,就常放在心中:「『今日美國的教育是他們歷歷代代的美國人對教育價值的展現與實踐。』今天他們教育長成這樣,就是歷代美國人對於教育價值的實踐,那我們到底在實踐誰的價值?我們的價值又是什麼?美國真的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他們的教育不是憑空而來,他們這樣相信,然後,就要把它做出來。」

在與彗星之約已過去三十六年的此刻,台灣雖剛起步,但永不嫌晚。

黃涵榆教授:把評量看成一種競爭,就無法看到不同的素養與能力。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黃涵榆認同目前的改進方向,但同時對素養教育有著更多的期待。他笑著說自己的立場是指導性的原則、口號越少越好。

於是,他不只期待教科書能夠大破大立,讓正在萌芽的民間教材有更多發展機會,也期待師資培訓系統上能帶入更多改變。他以英文教學為例:「我們這一輩都是背一堆文法規則,但如果是以素養為導向,語言學習就比較不應限定在文法規則上,還要有文化知識涵養、文學感受性。」

但,黃教授明白改變必須一階段一階段的推進,而教育現場究竟做出了什麼改變,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人本在素養研習營中說『素養是虛的,教法、老師才是實在的。』我是同意這句話的,如果素養要有比較實在的呈現,班級人數、上課方式、溝通方式都要進化,但如果跟不上,最後結果就是重回分數主義。因為它好操作。」

教學的進化才能帶來實際的改變——黃教授的提醒指出了素養教育的危機。

只是圍繞著對「素養教育」上的許多質疑常僅只在升學與分數上打轉。黃教授不禁反問:「素養難道就不需要評量嗎?以前的分數主義比較制式,但分數不是所有評量的方式。我們如果一直鎖死在分數、等第,不良的後果是蠻多的,你只會把評量看成一種競爭,無法看到不同素養、不同能力。如果要推素養導向,升學管道的修訂應該都要做的。」

如果無法找回評量在學習上的意義,學生們損失的不只是成績單的數字,而是更重要的,發展能力的機會。當多元入學、繁星計畫、學習歷程檔案的推進已顯示出大學端早已開始進行升學管道的修訂並普及化時。比起過往的分數主義,素養導向的教育毋寧更適合與之接軌。

只是這些改變也常招來誤解,黃教授認為大學端也要出來公開呼籲或者給予社會一些說明,同時,素養教育也需要這樣的討論機會,讓不只有少數家長,而是不同身分的人都參與、發言。期盼從下而上的力量,將化解社會的焦慮。

教出素養

從三種不同的角度,我們可以理解到,素養教育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呼應著時代變動而必須的變革。然而,究竟如何讓教學與教師們一同提升,教出素養呢?

金教授提醒老師們,充分利用課綱,即便乍看範圍很大,卻能在重要時刻幫助教學者把握方向,並且,試著培養出問問題的眼光:「平常就要養成發掘問題的習慣。最好就地取材,尤其小朋友每天都在經歷卻習焉不察的事情。」

用生活經驗作為起點,也回歸生活經驗,嘗試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當教法與教師一同成長,無論身在離島或都會,都能夠教出素養。


整理採訪︱李昀修


 
《人本教育札記》作為一本社會改革組織的刊物行走江湖三十多年,永遠與時俱進的現代教育顧問,今日也將不斷的進化,為你帶來更深刻的教育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