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麼多人參加親子天下的「哭笑大賞」,我難免好奇,這都是些誰啊?
一位國小老師說,其實投稿和留言的大部分都是老師啦!我有點不信,就問:你怎麼知道;沒想到他竟笑而不答,而且,還真的是有點「哭笑不得」。
於是我想,應該找幾個愛掛網的,一起來研究「大賞」專頁的留言,看能不能「認出」那些網路好朋友的「面目」。看到我的FB訊息,他們幾個真的很興奮,大吵大鬧,大唱大跳,敲碗就要開工,不過︱
不過,他們可不願意做研究,只想趁機弄一個哭笑不得大人賞;理由是:為什麼只有小孩有,大人就沒有,不公平!
以下,就是他們的產品。
不怕你笑賞
小孩的考卷,確實很天真可愛;但如果只是那樣,應該不會把大家「笑死」;就算笑死,也來不及「哭笑不得」。
例如,有一份考卷上,被老師罰寫五次自己的名字…

那如果讓小孩看到他或她的考卷在網路上公開,給大家哭笑,不知會怎樣?也有人在專頁質疑這樣公開調侃小孩是否妥當;但馬上有人嗆他:我們可以不笑別人,但能阻止別人笑嗎?(粗體字皆引自「大賞」活動專頁留言,下同)
這好像是說,反正會被笑,不如︱不如自己笑?怪不得有些留言說教會小孩幽默感也很重要。
於是又有人問是否要先徵得小孩同意?但回嗆更快:寵物的影片,百分之百的寵物都沒有答應︱蛤,小孩是寵物?
其實「哭笑大賞」這個活動很讚,叫大家多欣賞、少責罵;沒想到,只是有人提醒多顧一下小孩的感覺,卻引起滿大的反嗆。
這些反嗆的網友,雖然對於別人的「提醒」沒什麼幽默感,卻堅持「不怕你笑」︱不過,不是「自己不怕笑」,而是,自己的寵物、哦不、不是寵物,而是自己的小孩,不怕你笑!!
勇氣這麼大,大到幫自己的小孩決定「不怕你笑」,值得頒一個不怕你笑賞!!
接下來,大家就可以想,這些「得賞人」都是些誰啊?
感情勝於理智賞
「哭笑大賞」的活動,讓很多人受到一種莫名的感召,「欣賞小孩」的本事大幅躍升,到達一種「感情勝於理智」的高度。
這位投稿者說我也要出賣我以前的學生:

「也要出賣」就是受到感召的明證;但更重要的是,他還說:而且這題我給對。
而底下的留言也一片創意無限之類的叫好。這其實是一種「風向」,會把人的理智吹跑。
但這個題目涉及幾何上一個重要的概念,不宜輕忽。初學者會以為角和一般圖形一樣,由其「形狀」決定大小,而沒有掌握到是指「開口」的幅度。所以小孩本來就會錯成那樣,哪有什麼創意?
那麼,就是因為畫得可愛而「給對」嗎?類似這種「可愛拼過是非」的例子還很多,應該都頒給感情勝於理智賞。然後,大家也可以仔細揣摩,這些「得賞人」會是哪一種人呢?
快感創意賞
底下這個例子,下面的留言有人提醒 「然」 字寫錯了:

原PO回:這題錯太多,所以先拍照…改考卷也是用圈的…然後重點來了,最後一位留言說:當然要用力撇掉或打叉才有快感啊!
大家感覺到那種「快感」嗎?沒錯,快感才是重點。所以,很多留言都是這一類的:強視,真是笑到流眼淚,用眼神殺你哦~(好強視啊!),變強了好棒啊!…沒錯吧?虧屁孩真的有快感。
所以,快感並不限於撇掉或打叉,也包括「欣賞」小孩的創意啊!這種欣賞方法,非常創意,應該頒給快感創意賞。
「台語牽拖阿嬤有個意味」賞
只要小孩把「好吃」寫成「好ㄔㄨ」、電風扇寫成「電ㄈㄣ扇」…,馬上有好幾個人留言阿公阿嬤帶大的喔。頻率之高,親子天下甚至對這類的題目,特地設了一個阿嬤教得很好獎。
說是說「阿嬤教得好」,但總讓人覺得其中有些什麼,而這些什麼有點「走味」;也讓人聯想到從前「台語政策」時代的國片,片中講台語或台灣國語的都是下女,或阿嬤級的傭人…
但這事很敏感,我們根本不敢亂講;只是這個現象,很微妙地透露出某種很幽微的「意味」,實在不能忽略。所以還是立個「賞」,如上。
「素養惹到你了嗎」賞
小孩看不懂題意,常常會鬧笑話(如下圖)。

於是有人說:考數學還可以考國文;就有人跟著回:這就是素養題!可是,素養到底招誰惹誰了?
會被素養招惹到的,一定不是普通的「誰」。所以,也立個「賞」,如上。
最後,我們東施笑顰,效法親子天下的活動文案:(獎項錄續增加中);同時提供獎品,就是「用力撇掉或打叉」的快感,就在此段中。(提示:可以用力撇兩下)
最最後:現在,大家知道踴躍參加「哭笑大賞」的,都是怎樣的好朋友了嗎?
- 本期特企
- 札記專欄
- 訂閱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