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大人想打小孩的理由不同,本質上原因只有這一個,但這原因最容易踢到鐵板… | 人本教育札記

家內零體罰,爸媽好害怕

作者︱江思妤

--本文刊登於人本教育札記397期

一聽到要立法禁止家內體罰,大概九成以上家長都會退避三舍,大搖其頭,直呼不可!就怕,法律這把刀,砍向自己;就怕,從長輩那兒傳承來的手段,就要被斷。就怕…說不清楚的就怕。

 

這樣的反應,實在合理。知恥近乎勇,知道害怕就會成功!這個害怕是好事。有情緒,才表示在乎;有害怕,才表示有機會去思考,為什麼?以及可以怎麼做。

 

在「落實家內零體罰,政府該做什麼事?」記者會上,日韓的學者分別提到,民調顯示,有近一半家長是反對立法禁止體罰的,理由不外乎「如果不打小孩就難以教養,所以希望維持家內的體罰。」(註1)事實上,人本這次的民調呈現類似,有五成四家長希望有配套,才立法。

 

我們想,應該要有機會能深入探究爸爸媽媽心頭的萬緒、教養的掙扎,看到其癥結,才能真正有恥有勇。於是,邀集一些家長,有了一場座談會。

立法家內零體罰,是要罰錢嗎?

 

有媽媽在座談會上問:「立法,是會…罰錢嗎?」這一問,讓其他家長都抬起頭睜大了眼,看得出來大家都想問這個問題。

這樣重要的疑問,正是我們之前網路問卷無法探究到的。這也是為什麼要有這場座談,這才能更深入父母內心裡的「點」 。

一聽到要立法禁止家長體罰,浮上來的第一個念頭卻是會不會罰錢,這實在非常奧妙。想像一位在外喝了酒又需要開車回家的人,不去尋找代駕,只問罰款金額。這二個情況是不是有點像?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就認定自己做不到。而也就沒有將心力先花在研究如何辦到。

就體罰這事而言,信心可能才是關鍵。 為了讓大家能繼續表明心跡,我們直接問爸爸媽媽,最近一次打小孩的狀況。

打小孩的原因很多元,但理由其實只有一個

L媽媽說,我最近一次打小孩,是陪小孩寫功課時,我覺得要寫就要好好做,不可以分心,就打他手臂大腿…。

H媽媽說,她最近一次打小孩是兒子小三時。「兒子下課時一直玩,上課不敢舉手說要上廁所,一直憋尿褲子有味道。我問他,去廁所很困難嗎?他也不理我。我跟他說,如果再憋尿我就要打他五下,結果他還是憋尿了,我想,說到一定要做到,就打了他。」

C媽媽說,我的小孩才一歲五個月,我讓他學習自主進食,就是想吃什麼自己拿,大人不餵飯。有一天我特地幫小孩煮了一餐,結果他邊吃邊玩,把我煮的食物到處丟,我很生氣,彈了他的屁股。

J爸爸說:「我最近一次打小孩,是因為小孩很愛頂嘴。什麼事我忘了,但他就是你越說他越故意。有時還會頂嘴要我不要再講了。我要打他之前會先警告他。但我說到要打他,就一定要打。」

從大家的談話看來,每個小孩「該打」的理由看似不同,但本質上原因只有這一個:不聽話。小孩不依照、不符合父母的要求。

有位媽媽明快地說,小孩聽話很重要,這樣比較快,我只要一個眼神,他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不用說太多,很省事。

要小孩聽話的意思就是,「我(父母)說了什麼,你一定要做到」。這個期望最容易踢到的鐵板是:小孩是活生生、有思想、會表達的人,小孩是他自己。難怪即使已經使用體罰,爸爸媽媽還是會感到挫敗。沒有任何一個家長會真心願意自己小孩成為沒有思想沒有自我的人。

更奇特的是,這個「一定要做到」,也會駐進父母的心理。

我不想打,但我說到要做到

有二位家長提到,有時並不真的要打小孩,但因為跟小孩說,「你再不XX我就打你」,所以就打了。家長說:既然承諾了,說到要做到。

我又再度覺得有這樣座談會真好。當爸媽說「你再不XX我就打你」,他的本意根本是「不想要打小孩吧」。這句話不是在承諾而是在威脅,目的是要小孩XX。但是,當局者迷,父母在那時那刻,就被一個「承諾要說到做到」給綁架了,沒弄明白,這句話其實是威脅。

如果還覺得分不明白,那試試看這句話:「我明天再開始減肥吧,現在先把蛋糕吃掉」。你想,他是在說減肥還是在說我要吃蛋糕。那個減肥,基本上是吃蛋糕的藉口,而不是在承諾明天要減肥。

所以,在這種狀況,能解救家長的不會是直接打下去,而是回頭考慮,如何讓小孩XX,才能符合原意。

我不想打,但我不敢讓別人知道

我們挑了一些常見的,鼓勵打小孩的話,請父母來說說對這些話的看法:不打不成器、愛之深責之切、省了棍子就寵壞了孩子…等等。(註2)

幾位家長一邊唸一邊說,聽過、常聽、我都買單…。顯然大家所處的環境,是以體罰為正當,不打的,都屬異類。一位媽媽補充說,我都跟我小孩說,我打你我更痛。另一位爸爸說,我曾經被說,小孩都騎到我頭上了還不打小孩。

L媽媽說:「我打小孩就是要讓他怕,怕了就會聽話。但有一天我想到,他長大後還會繼續怕我嗎?」L媽媽話峰一轉:「但是,我不敢讓別人知道,我有不想打小孩的念頭。」

與會的人紛紛點起頭來。一位說,別人知道我不想打,就會一直來跟我說小孩一定要打;另一位說,有人曾經跟我說,小孩現在有打就這麼皮,不打還得了…。

「有打就這麼皮,不打還得了。」我們竟然漏了這句!

讓我再舉一個例來說。想像在胖子國,流傳著「減肥,越減越肥」的說法,有一個人想減肥,但他不敢講,就怕一講,會有人說:「沒有減就這麼胖了,再減還得了」…荒謬吧。難道繼續不減,就會瘦嗎?

那個「有打就這麼皮」的情境,其實從來沒有不打過啊。是在持續打的狀況下,這麼皮(先不爭論是否真皮)。在這種狀況下,如何要堅持,打才能不皮?? 如果這些事情,都能多些角度想想。或許,那個怕別人知道我不想打的心情,能有些新的出路。

來學不打小孩

J爸爸說自己從小被打到大,很早就知道打人不對,不能用暴力解決問題。「但現在小孩常頂嘴,你越說他越故意,當時就是理智斷線。我有丟過滑鼠,也有用衣架打,衣架被我打到變形,我還把它留下來,提醒我自己。我打過以後都會氣消,打完都會後悔。」

有人問J爸爸,「小孩越說越故意時,你的心情是什麼?」J爸爸想了很久,說:「我小孩以前很可愛,我好像是不能接受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以前我說什麼他都聽,很乖。我覺得我的想法觀點不被認同…」講到這裡,一直自責的爸爸忽然輕鬆了起來,看到事情的另一種可能,看到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也看到了改變的方向。

H媽媽說,我兒子憋尿那件事,我打了三次之後,發覺根本沒有用,就不打了。但他後來也沒有憋尿,好像是時間到了就漸漸改善。

C媽媽說:「我婆婆以前就在人本上父母班,我先生沒有被打過現在也過很好,所以我想來學。」

L媽媽說:「我來了父母班才明白,不打小孩不代表不教,所以很需要學習。」

從打到不打,不會只是放下手上的棍子,因此父母真的需要協助。座談會上的家長們毫無保留的說出自己真實的行為以及內在的擔心,讓我們看到父母的困境,但同時也看到改變的機會。

希望我們社會還會有更多有恥有勇的父母。

註1:見本期札記〈家內零體罰的第一哩路——【落實家內零體罰 政府該做什麼事?】記者會整理報導〉

註2:座談會上提出來的句子有:不打不成器、愛之深責之切、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天下無不是的父母…、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省了棍子就寵壞了孩子、聖經說: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父母應該要有權威、有些時候,一定要打,才能真的讓孩子學會或記取教訓、大家都是被打大的,還不是長得好好的、我很感謝父母從小的嚴格要求(打),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作者︱江思妤
 

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為人父母/教師的您,是否正在追尋答案?進步的源頭,來自不斷的思索與釐清。《人本教育札記》多次榮獲金鼎獎、金蝶獎的肯定!國內第一本為家長及關心教育者所編寫的專業教育月刊,提供您看教育的不同角度。每個月都陪您,一步一步向前,充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