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全家一起走趟心智之旅

文︱李昀修           圖︱簡小娟

疫情迫使我們進入了一個略帶壓抑的奇幻旅途。而,怎樣令自己在這段期間過得自在點,成為近逼眼前的需求。

於是各路人馬都開始分享自己的秘傳心法。有家長就想出了紅綠燈的方式,透過在瓶中放入紅綠黃三色球來告訴小孩哪時不方便打擾自己,而哪時又是可以毫無顧忌地找爸爸陪玩的時刻,看起來頗有生活情趣。也有家長挑選好桌遊,既殺時間也耗腦力,同時還能遠離平板簡直是一魚三吃。

但或許發生在你家的真實情況是:哎呀怎麼沒想像中美好?孩子遊戲玩兩下就丟一旁。根本不管你是紅燈綠燈照樣來找你,甚至乾脆窩在你身旁用水汪汪的眼睛問你怎麼紅燈那麼久現在可以綠燈了嗎?

先拭去眼角的淚水吧,辛苦的爸媽們。我們最先需要的不是方法,我們更需要知道為什麼這個方法有效為什麼那個方法無效,思考,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

畢竟,乍看是繞遠路的旅途,有時才是最近的。

在陪伴的歲月裡,發展覺察

覺察,是條遠路,但是條好路,而第一步,就是將目光放回眼前的小孩。

別人的方法無效,理由很簡單:每位父母與小孩之間累積的互動、默契以及回憶都不同。同樣的方法套用到不同的小孩身上,所產生的回應自然也不同。

以紅綠燈為例,不能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小孩當下對於陪伴的需求真的很強烈,也可能是小孩對於「轉成綠燈後大人就可以陪伴自己」的約定仍感到模糊與不確信。每個家庭的默契不同,自然未必適用相同的方法。但即便失敗了也無須氣餒,這反倒是回頭釐清眼前的小孩有怎樣的需求,進而發展出專屬於你家育兒秘方的時刻。

當然,茫茫網海中,也有人提供立即見效的「馭」兒方法。

知名教養專家使出絕招,從錢包中掏出兩張鈔票讓小孩在床上維持抬腿的姿勢,腿五分鐘不掉下來,錢就是小孩的。花點小錢買安靜,這樣的做法看起來十分有效也有笑。但它為什麼有效呢?

覺察,是條遠路,但是條好路,而第一步,就是將目光放回眼前的小孩。

別人的方法無效,理由很簡單:每位父母與小孩之間累積的互動、默契以及回憶都不同。同樣的方法套用到不同的小孩身上,所產生的回應自然也不同。

以紅綠燈為例,不能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小孩當下對於陪伴的需求真的很強烈,也可能是小孩對於「轉成綠燈後大人就可以陪伴自己」的約定仍感到模糊與不確信。每個家庭的默契不同,自然未必適用相同的方法。但即便失敗了也無須氣餒,這反倒是回頭釐清眼前的小孩有怎樣的需求,進而發展出專屬於你家育兒秘方的時刻。

當然,茫茫網海中,也有人提供立即見效的「馭」兒方法。

知名教養專家使出絕招,從錢包中掏出兩張鈔票讓小孩在床上維持抬腿的姿勢,腿五分鐘不掉下來,錢就是小孩的。花點小錢買安靜,這樣的做法看起來十分有效也有笑。但它為什麼有效呢?

透過鈔票與食物的控制,往往立竿見影,既省下了溝通又換得安穩的寧靜。但心中一喜的時候,不妨想想甘美的誘惑總是帶有不欲明說的危險。控制手段的輕盈,是用讓親子溝通變得薄弱換來的。

除了想各式各樣陪小孩的遊戲,何不趁著疫情的這段日子,回頭做些平日太忙沒做,但是讓彼此變得更加親密的事情:為小孩說個故事、說句讚美小孩的話或是單純只是全心全意地陪他十分鐘…從前錯過的親子相處時光,正好趁現在通通補回來!畢竟,這段日子毫無疑問地會成為每個努力活著的人們心中一段特殊的歲月。

為事情找一個說法,就有機會長出眼光長出能力

大人們對於疫情的緊張是理所當然的,工作、家庭、健康、生活…在眼前的與不在眼前的,通通都是要顧慮的範圍。然而乍看只顧著玩耍的小孩們即便半懂不懂,突然不能出門玩與突然必須擔心的病毒,也都是小小世界中的巨大轉變。

這時,大人可以如實地從為什麼必須減少社交活動開始談起。

——病毒是看不到的,如果一傳三、三傳九、九傳二十七,就會有很多人生病。可是如果一傳三後減少社交活動,三只會傳給三或傳不出去,就能阻絕病毒的傳播。

簡單而具體的語言,會有助於小孩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些準備。

再來就是,照顧小孩的不安,雖然小孩展露出不安的方式可能很微細,或許是突然黏人、突然心情不好睡不著…但看穿表層,理解到小孩的不安後,比起藉機教訓他為何平日都不好好洗手,不如先接納他的不安。

——可以不安喔~其實大人也會不安呢。但我會陪著你,然後我們一起來想想,是不是真的那麼恐怖?

不需要嚇小孩,也不要趁機偷渡各種教條。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大人提供接納與協助,孩子才能不因無謂的恐懼而垮掉,繼而從中發展面對現況的能力。

比如可以讓小孩試著發展出專屬的「安頓不安小動作」,無論只是跳跳繩或是走圈圈,如果一時想不到就慢慢想。這是小孩練習自我覺察的過程。當他開始試著想「怎樣安頓好自己」的時候,就是成長的開始。(註一)

邀請孩子參與保護自己的工作。即便只是吃飽、睡飽、開心地生活,都是防疫中重要的事。

如果還是有點不知道可以怎麼做、怎麼談,翻翻以前的人本教育札記,也有許多關於疫情的討論與思索可以參考喔。(註二)

照顧自己 ,迎向變化

在忙亂的日子中,努力在不正常中保持正常的樣子,以順利接軌回到正常的生活。這樣的你,真的很努力了。可是,日子沒有那麼快回到正常,說不定,這次疫情之後生活也會不一樣。稍稍放下點執著,反而會誕生出新的契機。

比如即便看到衣服還沒有折,也稍微放過自己反正最近比較少出門…即便看到小孩正躺在床上耍廢,也稍微放過自己不需要每次都當個鬧鈴來敲醒小孩…或許你會覺得:「唉呦這樣好嗎…這樣的自己是不是有點廢?是不是有點放任小孩懶散?」但換個目光,小孩此時此刻依然能傻呼呼的在你面前耍廢,其實就是在這非日常的防疫日子裡寶貴的日常;同樣的道理,在這段日子依然能夠稍微放鬆一下耍廢的自己,也是值得欣賞的、帶來寶貴日常的寶貴大人吧。

寶貴大人在花心思招呼大家、經營在家生活時,不要忘了每天給自己安排一小段專屬的時間。專屬自己的時間不必太長也不可能太長,但在這段時間進行自己喜愛的事、安頓自己的心。

這樣的目光轉換不是受迫於疫情,而是自己的選擇。整齊或混亂、精緻美食還是有吃就好、乖乖在電腦前上課還是都叫不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或是家人是否在不能出門的日子裡,過得開心一點、安心一點、自在一點、更喜歡彼此一點。累積開心、安心,累積愛,就能一起迎接挑戰與變化。

信念與信心

信心不是來自於沒有困難,而是我們願意為成功找方法,願意為美好付心力。我們是在行動中、實踐中,累積信心。

在疫情中,每當我們迷惘不知該怎樣好好過生活的時候,就想想這場防疫奇幻旅途的最初吧。

——即便必須過著有點緊密也有點緊閉的生活,大家的初衷都是希望看見家人們健康快樂的。

雖然世界已截然不同了,病毒或許將與人類長存。但懷抱著初衷,也讓我們一同思索著漫步著,走往嶄新的未來。祝願大家有一個在疫情期間生活與心靈都豐沛的,共好的生活。


註一:【在練習自主的過程中學會自我覺察】

這個自主與覺察包括孩子與自己,孩子不再被動依照父母的指示,父母不再被動依照「信念」行事。

  1. 讓孩子想像他的『會』(爸媽不要唱衰)
  2. 讓孩子發現他的『不會』(爸媽不要落井下石)
  3. 讓孩子從『不會』中找到『會』(爸媽要對孩子有信心及耐心)
  4. 讓孩子對自己的會及不會都保有繼續前進的信心(這是終極目標)

註二:可參照人本教育札記369期、370期、371期與372期,皆以疫情為當期主題。而後續期數,也有疫情相關的專欄文章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