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有一種青少年的味道—與孩子從反送中談到資訊戰

文︱陳培瑜(人本教育札記專欄作者、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創辦人)
圖︱Photo by Joseph Chan on Unsplas

--本文刊登於人本教育札記386期(2021.08)

專欄/欸!這個月看什麼

原本我是一間書店的老闆,但大家太常來找我「問事」,尤其是關於爸媽不懂我或小孩不聽話,架上一本本書就成了我為他人解惑的藥方。漸漸的,我除了開書單外,還有各類好作品也在我的處方籤上,也漸漸的,大家除了找我「問事」之外,其實最想問我的會是「欸!這個月看什麼」!

眼球中央電視台的【央視一分鐘】是我家每週必看的網路節目之一。許多反諷的人設和觀點,總讓家裡的兩位青少年產生許多疑問,看完影片後,又能延伸許多討論。

六月下旬連續兩則跟香港蘋果日報停刊有關的報導,開啟了他們對於「港版國安法」的好奇。

「香港《蘋果日報》因港府打壓、拘捕高層並凍結相關銀行帳戶與資金,被迫停止營運,包括香港《蘋果日報》紙本、新聞網站都將停止運作。」這一段文字出自2021年6月24日凌晨 01:07的蘋果日報台灣網站。

雖然我沒有買過紙本蘋果日報,但在許多小飯館、理髮店總有機會看到,台灣人的生活已經習慣有蘋果日報了,當然還有已經停刊的壹週刊,對其印象也總離不開八卦、腥羶色。但是自從香港的雨傘革命之後,這幾年也能看到香港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不間斷的走上街頭;在許多個人專訪裡,他也自陳,不願只是為了保全生命就遠走他國。身為媒體人,他有更多可以發揮的空間。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然後再把總編和主筆記者關進牢中,造成恐嚇效果⋯」、「至於最重要的營運資金,再請銀行配合凍結處理⋯」(註)聽完我的解釋後,我家的青少年認為中國共產黨和香港政府真的「太誇張」,「怎麼連演都不演一下,就直接用最粗暴又直接的方法,把心中最在意的處理掉了?他們都不怕有更多的香港人民起而效尤?」

反送中攝影集:我願榮光歸香港》是一本由香港站在抗爭第一線的攝影師所紀錄下來的成果。紀錄片《Do Not Split》(不割席)全長約35分鐘,挪威導演安德斯.漢默(Anders Hammer)紀錄了反送中運動的部分標誌性事件:香港中文大學衝突、香港理工大學衝突等;還有《黃之鋒:熱血青年 vs. 超級強權》這部紀錄片。過去幾年的確有更多人,義無反顧、極有力量卻又極為自主的對抗著極權政黨。

《Do Not Split》
《黃之鋒:熱血青年vs. 超級強權》

「但下一步怎麼辦?媽媽妳不是也有香港和澳門的朋友,他們要怎麼辦呢?」、「而且也會影響到台灣吧?會不會有可能我們以後也要面對一樣的問題?」…一連串的問題,我也只能緩慢地和他們討論著。許多相關的問題,我的回應是根據《2019香港風暴:《端傳媒》反修例運動報導精選》和《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這兩本很重要的參考書目,這兩本書分別由端傳媒和報導者兩間新聞媒體所書寫編集完成。

「那我們能做什麼呢?看到很多讓人無力的事情,但是又覺得自己做不了什麼,這會讓我很煩,青少年會抓狂…」

哈哈,我真的忍不住大笑了──不是笑他們的年輕熱情,而是聽到他們自陳「青少年會抓狂」,覺得這種自我認知也太有戲!

我認真的想了想,決定從他們非常習慣的媒體入手,於是我們一起看了 YouTube上的《沈伯洋【資訊戰然後呢?】完整版》影片,每一集都只有十多分鐘。十集中,沈伯洋根據他的研究專長及工作經驗,分享了許多在網路上資訊戰的操作,是如何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其中他們最驚訝的是臺灣地方宮廟系統也可以是資訊作戰的一部份,有了宮廟的支援,資訊散佈之廣,實在不是生活在都市小圈圈裡的他們能想像到的。

我們還討論到,若以網路便利性作為基本人權的標準,那台灣似乎已有及格的分數。但如果是溝通歧見,台灣的分數好像正在退步。這樣的落差或許也說明了資訊戰對於民主社會可以是加分,也可以是扣分的項目,就看身為公民的我們要怎麼做!

《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
2019香港風暴:《端傳媒》反修例運動報導精選

從資訊作戰的切入點來看,青少年能做的事就多了。

「不如從閱讀開始吧?」《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7──「過濾氣泡、假新聞與說謊媒體──我們如何避免被操弄?」:有自覺使用媒體的第一步》這本書極為適合做為網路時代的公民素養指南之一。這本書不僅談到真假新聞,更深入的談到政治人物及相關組織在新媒體時代所能做出的選擇,會如何影響到政治局勢的發展,而這跟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理解資訊作戰對民主社會的內涵後,我忍不住想再提醒孩子,如果不去理解個別社會的現實脈絡和驅策動力,那麼我們也有可能成為不義的一方。《真相製造: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這本書裡的故事正足以用來提醒,當我們都置身其中,必不能只是伸出指責的手指,指向別人。

「那有沒有輕鬆一點的書呢?暑假耶…」青少忍不住跟我抗議著!

鼠族》、《安妮日記漫畫》、《新來的同學》這三本漫畫都與理解他人、溝通討論和避免歧視的議題有關,但是因為以圖文書的形式呈現,應該會讓暑假閱讀的選項,多了青少年的味道!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7──「過濾氣泡、假新聞與說謊媒體──我們如何避免被操弄?」:有自覺使用媒體的第一步》
《鼠族》
《安妮日記漫畫》

【本月推介】

電影

  1. 紀錄片《Do Not Split》(不割席)
  2. 《黃之鋒:熱血青年vs. 超級強權》
  3. YouTube《沃草Watchout》 頻道,沈伯洋【資訊戰然後呢?】完整版共十集

書籍

  1. 反送中攝影集:我願榮光歸香港,2019奇異果文創出版
  2. 2019香港風暴:《端傳媒》反修例運動報導精選,2020春山出版
  3. 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2020左岸文化
  4.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7-「過濾氣泡、假新聞與說謊媒體──我們如何避免被操弄?」:有自覺使用媒體的第一步,2019麥田出版
  5. 真相製造: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2021春山出版
  6. 鼠族,2020臉譜出版
  7. 安妮日記漫畫版,2018愛米粒出版
  8. 新來的同學,2021小麥田出版

文︱陳培瑜(人本教育札記專欄作者、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創辦人)


 
《人本教育札記》作為一本社會改革組織的刊物行走江湖三十多年,永遠與時俱進的現代教育顧問,今日也將不斷的進化,為你帶來更深刻的教育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