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夏天的節日,端午

文︱NL(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圖︱Photo by Mae Mu on Unsplash

說到端午節,各位會想到甚麼呢?網路上轟轟烈烈的南北粽大戰、河濱公園的龍舟比賽、屈原的投江故事,以及…公司的三節獎金跟連假?

事實上,端午節之所以會是臺灣民俗中重要的三大節日之一,是因為這是一個天氣開始變熱,蚊蟲、病菌也逐漸活躍的日子。人們會在端午這一天執行儀式,祈求不受這些病害入侵,能平安健康地度過接下來這一年。有趣的是,除了漢人以外,原住民——無論是平埔族或高山族——也會在端午前後的這個時令執行夏天的年中行事,以求往後一年平安。而這些儀式也在原漢的交流過程中,互相產生了影響。這次,就讓我們聊聊這「不只是傳統」的臺灣端午節。

漢人過端午

漢人有句俗諺是這麼說的:「五天成一氣,三氣成一候」。指的是每五天會有一次天氣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五月五日便是五月第一次天氣改變的日子。而又因為單數在中國傳統信仰中屬陽,因此端午節又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等不同的稱呼。但與這稱呼字面上給人的正面、陽氣的印象相反,在戰國時代,人們其實將這個日子視為「惡月惡日」。

之所以會有這般穢氣的叫法,主要是因為人們認為五月是陽月,而五日也是陽日,這個日子的陽氣最為旺盛,但其反面代表的意義,便是從這天起,陽氣就會開始「衰退」。除此之外,更因為此時天氣燥熱,歲末陷入冬眠的毒蟲們紛紛甦醒,且梅雨季中濕氣重,容易滋生病菌,古人便認為五月是瘟神降下災禍,而必須在端午這天執行儀式,以避開這些疾病。也因此北宋的民俗書《歲時雜記》,又將端午節稱作「五毒日」。

所謂「五毒」,指的是漢人社會中被視為毒性最強的五種害蟲。分別是:蠍子、蟾蜍、毒蛇、蜈蚣和壁虎。前面四類姑且不論,但壁虎不僅沒有毒,還會捕捉蚊子、蒼蠅,說是益蟲也不為過。因此有部份說法認為,這應該是和中國東、南部的東方蠑螈混淆了。外型與壁虎相似的東方蠑螈,皮膚呈現有光澤的黑色,腹部為火紅色,又有「中國火龍」的稱呼。這種生物的皮下有著名為河豚毒素的劇毒,光是一毫克就能達到一個成年人的致死量,是目前已發現最強的毒素。從這個角度來看,將東方蠑螈誤認為壁虎的可能性的確很高。

為了避開這五種害蟲的侵害,在五毒日這天人們會掛上菖蒲、艾草,或在手臂綁上五彩的彩縷,而根據唐朝的《酉陽雜俎‧卷一》,更有從「將五種害蟲放在一起,他們就會彼此警戒,不會害人」這樣近似於以毒攻毒的說法所衍生出的「五毒符」。據傳掛上這個符咒,也能免於毒蟲侵擾。

值得一提的是,五毒的說法還衍生出了相對應的民間信仰——五毒大神。五毒大神,或稱五毒將軍,是和王爺有點相似的存在。據說柳、朱、何、薛、吳五位年僅七歲的少年,相約在端午節出遊,竟見到五毒變成的瘟神對村子裡的井下毒。少年們雖然想將這件事告訴村裡的大人,卻擔心自己年紀小,警告會被當作玩笑話不受重視。於是,這五名少年決定投井試毒。隔天早上,村子裡的人們發現這些小孩悽慘的死狀,察覺井水有異,幸運地避開了瘟毒。玉皇大帝感念這五位小孩捨己救人的情操,將他們封為神格,並賜予祂們掌管五毒的工作。

臺灣目前以屏東縣的東港共和堂祭祀的欽點五毒大神最為有名,每年到了迎神的時期,東港共和堂都會招募少年扮演將軍們。雖然考量到一整天在外所需的體力,廟方實際找的少年陣頭多為九到十二歲,而非傳說裡的七歲,但仍舊是有別於官將首、八家將等,有著獨特風格的陣頭。

原住民的夏日儀式

人們以信仰、儀式,希冀除去夏天帶來的毒物與災禍,這點不只在平地漢人,原住民也有類似的傳統。

在此必須特別說明的是,在原住民社會中,當然不像漢人有著「端午」這樣的觀念,只不過,臺灣這塊島嶼上的季節、氣候,會平等地為所有住在這裡的居民帶來梅雨,帶來又濕又熱的天氣。也因此,有部份原住民也會選在端午節的前後,進行驅毒的儀式。

布農族會在每年四月舉行驅疫祭,祭典上人們引用釀造的栗酒,並以草枝沾水後擦拭眼睛、全身等行為,都令人聯想到端午節喝雄黃酒與插菖蒲艾草的漢人習俗。而阿美族在每年五月穀物開始結穗時,會舉辦名為「捕魚祭」(Milalikis或Misacepo’)的祭典。依據地區的不同,有些部落會在河邊,有些則會在海邊舉辦祭典。但不論地點在哪,祭典上大多都由部落青年將捕獲的魚放在檳榔葉作成的船上,依照部落的階級劃分組別排列在海岸,再由頭目灑酒祈禱漁獲、農作豐收,以及族人平安。此外,阿美族人也會以獨木舟或竹筏在河上舉行競渡比賽,用以緬懷祖先。

除了高山原住民以外,平埔族也有類似的競渡傳統。其中最知名的,是宜蘭礁溪噶瑪蘭族的二龍龍舟競渡。這項活動在兩百多年前就有紀錄。相傳在二龍村的淇武蘭部落裡,有條溪流經常發生溺水事故。部落為了平息不幸溺死在河裡的冤魂的怨念,每年都會在農忙後派出「龍船公」、「龍船母」等各一艘龍舟,在河道上來回巡視,以制服這些冤魂。雖然到了日治後期這項活動因為戰爭的關係被迫取消,但在戰後,這些記憶又被當地人尋了回來,成為當地至今重要的慶典活動。

二龍村的龍舟競渡,被視為是從平埔族流傳下來的習俗,卻也有部份人士不同意這個說法,認為中國自古也同樣有龍舟競渡的傳統。但從文化交流的角度來看,二龍村的習俗或許難以二元劃出誰先誰後,一如以龍船公、龍船母平息河底冤魂的觀念,也被解讀為是受漢人信仰中的「水鬼抓交替」影響,在長年的原漢交流下,這些都已經彼此交融成當地特有的文化。

像這類原漢融合的端午習俗,還另有一例,那就是「走標」。走標(tsáu-pio),在臺語中是「賽跑」的意思。其最早可見於清代方志資料的記載:「小番以善走為雄,繫紅布於竿上,令十餘人於數里之外競走奪之,名曰『奪標』。」文字中描述了平埔族小孩善於行走的能力,而根據學者李亦園的研究,走標很可能是將平埔族的競走儀式與高山族祖靈祭概念結合後的產物。但這項習族,卻因為漢人的移入,而漸漸被認為是漢人社會的習俗。

貓霧拺社,是巴薩布族的一支,居住在臺中南屯一帶。在漢人來臺後以製作與販售農具為主,該處因而有了「犛頭店」的稱呼。據說當地是穿山甲穴,早期先民開墾不易,便想到可以利用赤腳大力踩在地面上發出聲音,吵醒穿山甲好讓牠們在地底下翻動土壤。這項傳說演變成後來南屯犛頭店街的「穿木屐躦鯪鯉」習俗。人們會以四人一組的形式,共同穿上四人用的長形木屐,在街上競走,繼承先人喚醒穿山甲的習俗。而這項活動,就被稱作「走標」。從此處可以看出,原是平埔族人競走的「走標」,隨著漢人移墾之後,便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我們同在的那燠熱臺灣

驅五毒、龍舟競渡、走標,這些習俗看起來大相逕庭,卻都反應了人們對於夏天的不安與期待:在害怕毒蟲危害自己的同時,也期待著蓬勃的生機能帶來接下來一年的繁榮。無論是漢人抑或原住民,居住在臺灣的我們,都共享著北緯23.5度和季風帶帶來的燠熱、潮濕、蚊蟲與生機。今年不妨就試著跳開屈原的傳說、跳開立蛋和粽子,從「夏令時節」的角度,來度過端午節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