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欸!這個月看什麼
原本我是一間書店的老闆,但大家太常來找我「問事」,尤其是關於爸媽不懂我或小孩不聽話,架上一本本書就成了我為他人解惑的藥方。漸漸的,我除了開書單外,還有各類好作品也在我的處方籤上,也漸漸的,大家除了找我「問事」之外,其實最想問我的會是「欸!這個月看什麼」!
—本文刊登於人本教育札記382期
家裡的冰箱上有一個小白板,國九考生在角落寫了一組數字,每天都在減一。某天他和我一起擠在冰箱前,我忍不住問他:「國九生為什麼要弄一個數字倒數板讓自己緊張?」
他說:「我一點都不緊張,這不是緊張倒數板,這是解脫倒數板,這個數字數完的時候,我就不用再聽我們老師碎碎念了,還有科任老師,還有煩人的考卷和題本,還有討厭的模擬考,課本和習作也可以全部丟光光,三年來一次大型回收…。」
我問他:「你還好嗎?」
「我喜歡讀書,不喜歡考試。考試為了得高分,對我而言並不難,但是把學習新知識的樂趣都抹去了,超煩的。」
我再問他:「那我可以幫忙什麼呢?」
「不用啦,家裡有電動,也有繪本,也有小說可以解悶,我沒那麼悶,只是不喜歡老師把不重要的話講十遍,比跳針還要可怕的招術。」
其實不是只有青少年討厭別人的碎念,我也很怕!
身為多年說書人的我,腦中浮現了幾本繪本,想要送給家裡也有國九生的人。
對,是繪本,不是小說——許多家長和教師認為青少年要多讀文字書,不僅可以增加文字能力,也能提昇素養,但我總覺得這樣的言論僅只是以功能取向為優先的閱讀建議。
事實上,接觸了許多為功課壓力、為青春期臉上的痘痘、為同學之間的相處、為跟爸媽溝通、為跟老師相處…等等所苦的青春期孩子們,在短暫有限的日常休閒時光裡,如果閱讀不僅只是功能上的助益,還可以為自己容易「阿雜」的心靈提供出口的話,那繪本、圖像書或許是更有意義的選項。
《飛天獅子》和《印度豹大拍賣》是很美的繪本…
*如欲瞭解更多培瑜推薦教養繪本,請點擊下方連結訂閱本期札記。*
- 札記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