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稅,該課嗎?──請先看看我的生長曲線


課肥胖稅?為了健康?
那如果瘦下來,國家要不要退我稅?像我,兩個月內從96公斤瘦到71,要退多少?
我看到你頭頂上的巨大問號了──「兩個月減25公斤?」說不定還想嗆我一句:「沒圖沒真相!」
照片,我是沒有啦。誰能隨手掏出二十多年前的舊照?何況是超級不願想起的過去?圖,我還是有的。上面那張曲線圖,紅色是我的體重生長曲線,藍色是我的心情起伏曲線。你可以輕易看出幾個重點:
- 我的體重在上大學前持續上升、心情持續低迷。
- 我的體重在上大學後短短幾個月內急速下降,心情急速飛揚。
我的心情與肉量息息相關。稅務大刀戳胖子的肥肉,就是在戳我心窩!
我瞭解,這個稅其實課的是高熱量食品,而不是胖子本人;我的反應,可能敏感了點。但當人們長年來以身材來評價一個人,這人要如何不對「胖」敏感?
話說從頭。
身為曾經的資深胖子,我出生時卻非巨嬰,反而因為出了點意外,幾乎要沒命。阿媽對我這個從死神手裡抱回來的金孫,自然是絕不拍打,用力餵食──
※
「配飯!」阿媽塞來大塊滷肉,油花濺上我的小臉。
「食四秀仔!」阿媽遞來洋芋片,身後還有一整箱。(四秀仔,台語,零食)
「落屎袂使食油臊,可憐哪!」阿媽把水煮蛋就著白粥,餵給拉肚子住院打點滴的我。(油臊,台語,含油的葷食)
愛就是把孫子餵食成球。即使旁人都叫我大箍呆,阿媽還是不斷用食物對我示愛。
但四十公斤的小一生,沒辦法得到同學青睞。
「老師,他好臭!」噴汗走到二樓教室的我,只能傻笑。
「老師,他害我們接力最後一名!」跑道上頭昏眼花的我,也只能傻笑。
「老師,他走路腳開開醜死了!」跨下摩擦紅腫的我,還是只能傻笑。
「胖沒有關係!」老師說:「同學們,不要叫他大箍呆。他成績很好,跟詹姆士龐德一樣聰明。我們叫他詹姆士胖哥!」
一開始,只有同班同學叫我胖哥;然後隔壁班跟著叫、別的年級跟著叫、其他老師跟著叫…我從班級型胖子,晉級全校型胖子。那之後,老師們即使要讚美我,起手式也多半是:「他雖然胖,不過…」
※
臭。慢。醜。這就是我小時候的自我評價。
那是別人的評價?沒話語權的小孩,自我評價只能是別人的評價。
所以你說,我聽到要課這種稅,感覺怎樣?
我太敏感?嗯,來,聽聽我中學的事──
※
我國中時,《灌籃高手》正紅,全台灣學生都在打籃球。投球準,你就是三井;切入快,你就是流川。我國一體重70、身高170,動不動蓋人火鍋、硬吃籃下,滿心認為自己是赤木,然而同學們叫我──
「安西老爹!搶球場啦!」
「安西是教練,不上場!」我抗議。
「老爹也是神射手好嗎!」本班櫻木狂捏我的三層肉:「你跟他那~麼像,禁區又隨便投隨便中,就是老爹嘛!」
當老爹也還不錯啦,即使胖到80,也沒人討厭我。
可是上了高中,我這個老爹當不下去了。一方面,三井他們跟我進了不同的學校;另一方面,我不胖了,相對來說。新訓時,校長強調健康是考大學的本錢,他邊說邊瞥向幾個比我更有資格當老爹的人。
有更胖的人頂著,高中三年,沒人笑我身材;但,也沒人要找我去球場。
不意外地,我的生長曲線持續向上,直達96。
※
高中時,他們笑每個胖子都等於在笑我,那就別提了。國中時,我是老爹,一個正面角色,但大家喜歡他,也是建立在「胖」和「體育強者」的「反差萌」上、建立在貶低胖子的基礎上。
中學六年,沒人笑我胖。但事實上,人們看我的眼光都與胖有關、與我敏感與否無關。而多年後,國家還要捏起我早就不存在的肥肉說「胖不好喔!」是你,你怎麼想?
※
我瘦下來,可說是意外──進大學時,我們班只有兩個男生,據說是三十年一次的意外。所以我們註定要加入系上的籃球隊排球隊桌球隊棒球隊競技啦啦隊,隊隊精實,天天操練。
兩個月後我回老家,媽媽皺眉連問:「錢都拿去吃飯了?那怎麼會瘦卑巴?你知道K他命會害人變瘦嗎?」被媽媽懷疑吸毒的這項成就,我人生絕無法達成第二次。
瘦下來後,我一直在控制體重,成效還可以。我的生長曲線整體雖是向上(請見曲線圖),但以漸近中年的大叔來說,我離「胖」應該還算有距離。
※
如今當體重上揚,我腦子裡出現的不是「胖」字。你猜,是什麼字?
沒錯。臭、慢、醜。或者,好笑、邊緣。
太敏感嗎?或許吧。
但就像王定宇面對記者問起肥胖稅,第一反應是「幹嘛問我!?」胖子們面對肥胖稅,也都該問一句:「幹嘛問我!?幹嘛叫我多繳錢!?」我們胖,終究是胖自己的;而國家無論用什麼名義課稅,終究還是會課到我們身上。那麼,無論我們是否太敏感,在課稅前,人們是不是都該敏感一下我們的敏感?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373期


2023工作報告_玩的教育學

【專題】雙語 ≠ 全英語!──政策錯在哪;老師如何教?

GiveMe5 我不打小孩 家庭動起來記者會

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台灣兒權向前行!我們可以!

快樂父母班

你們挺暴力,誰來挺小孩?!校方縣府聯手放水,我們要求依法處理
本會接獲家長投訴,去年(2024年)2月他們向雲林縣西螺國中申訴廖姓專任教師與蔡姓兼任教練嚴重體罰與霸凌羽球隊學生,校方和縣府疑似輕放處理……

客家電視台送學生入狼口?!文化部應建立機制,勿使藝術文化成為性平死角
2023年6月,李菄峻(原名李文勳)性侵學生案曝光;2024年3月遭戲曲學院終身解聘。然而,他竟仍參與客家電視台節目編排,甚至讓戲曲學院學生在不知情下前往其住處排練……

需要徹底的轉型正義,才能阻擋戲曲學院的悲劇
戲曲學院多起身心暴力,性暴力的案件,尤其是李菄峻歷年多次性侵學生案,經監察院調查屬實,並提出糾正。本會認為,本案的處理,需要校園轉型正義……

體育暴力層出不窮,運動部能為孩子把關嗎?
體育和運動訓練中的暴力不但頻繁發生,且相比其他教師不當管教行為,往往更加嚴重。學校的漠視、主管機關的不重視,形成一種學生運動員在受不到保護的情形下進而認同、甚至複製暴力,使得傷害一再持續發生的循環……

學校連三罪行:吃案、沒收不適任、強逼轉學!市府缺席!人民無奈?
本會接獲家長檢舉臺中市大安區國小王姓總務主任霸凌學生、將學生鎖在儲藏室內、逼迫學生轉學,家長向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均遭敷衍回應,容許學校拖延長達兩個月才啟動調查。今調查結果出爐,調查報告竟認定王姓總務主任的行為不成立霸凌……

面對困難 學輔效能才有機會進一步提升
台灣近年學生自殺、自傷人數不斷攀升,在上一次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時,來台的國際專家特別指出「自殺率上升並非歸因於兒少個人議題,而是導致心理不健康更廣泛的結構性議題,包括學業壓力、霸凌及不當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