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受害者,不能「檢討」嗎?!靈魂拷問,在MeToo的時代
責備受害者當然不對,但檢討不行嗎?透過MeToo專題,一起來探討。
主編精選
責備受害者當然不對,但檢討不行嗎?透過MeToo專題,一起來探討。
「停止雙語政策」提案在公共政策平台上獲得一萬人連署響應,雙語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雙語教育;老師能怎麼教,學生該如何學;本次的雙語專題,一起來探討!
前陣子引發熱議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講述一名患有高功能自閉症的律師進入知名商務律所後,遇上土地徵收、良心犯罪、對自閉症的歧視與智能障礙者性自主等等案件,進而自我突破的故事;自閉症者成為律師的可能與不可能已有許多討論,因此,我們想談談戲裡的非常議題。
改版日記六之四 天氣涼爽 2022/10/01 有道是日月如梭,轉眼之間,又到了交日記(月記?)的時候;而改版上架(明年一月一日)的日子,更是迫在眉睫了。我們既然心中急苦,就來惹事生非──先來考問上次改版...
「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朗讀聲剛結束,我正想開口講課,已經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回響」:「作者住北京嗎?」「為什麼寫『在我』?」「為什麼寫『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為什麼作者這樣寫?」
「我們班有一個人常常割手,怎麼辦?」你有遇到過自殺或自傷的人,或是你也有這樣的經驗嗎?我們花這麼多力氣討論青少年自殺自傷,不只是因為公視邀約、去年監察院提出的報告,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一直努力處理校園內不合理的現象,我們也研究教學講求「教的方法」,就是要讓孩子得到好的教育,但首先,孩子必須活著。
想靠溜溜球走遍世界各地、想讓對溜溜球有夢的孩子看見原來也有這樣的生存方式、想透過自己的演出讓人看見溜溜球可以不只是溜溜球…他名叫楊元慶,在世界的舞台,將溜溜球以近乎實驗劇場的方式展演了出來。
一位曾為受害者的家長傳給我們這樣的訊息:「因為推廣《蝴蝶朵朵》,幫助了某個小朋友揭露性侵害事件。今天終於順利出庭作證完成。無論結果如何,可以把事實說出來是最重要的。看見那個小朋友的媽媽陪著小朋友,心裡有很多感觸。我覺得我不只幫助了他,也幫助了我自己。
身處這個科技發達的年代,父母親很難阻止子女進入絢爛的網路世界。為人父母者所要做的,除了盡力保護子女免於受害之外,也需要提前向子女傳遞一個觀念:面對縝密的網路誘騙計畫,每個人都會有判斷失準的時候,如果不慎上當受騙,這並不是他們的錯,重要的是,別讓自己在事發過後,獨自承擔這些事情,而是要讓父母親陪伴他們一起面對。
當時,有一種想像是「森林小學的孩子,只要在森林裡跑來跑去就好,不用上課,所以,也不需要教室」。說的是,玩,就可以了,童年,開心就足夠了,至於上課,能免則免。真是這樣?!人們想像不到的「實情」是,打從創辦的第一天開始,森小的孩子,都是要上課的,而且,是照表操課。
亞洲,PoP選擇了「很playful」的森林小學和數學想想國作為研究對象及夥伴。2022年8月,人本教育基金會邀請PoP研究計畫總監Ben Mardell(馬斌)和教育工作專業研究員劉奕欣(Yvonne Liu-Constant) 來台,舉辦「玩的教育學」座談會及工作坊,一起為台灣教育重新定義「玩」與「學」,提升「玩的教學力」!
台語能力認證中出現歌仔冊的考題,出現好些人並不會寫而議論紛紛的「掛吊」之意義。教育部的臺灣閩南語能力認證,是國家運用國家機器的力量推動語言復振的手段,而且藉由測驗建立台語能力的標準和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