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疫情,大仁哥還帶著你思考…


在這次與副總統的訪談中,除了與台灣直接相關的防疫問題外,還有許多精彩的談話,可以看到這位人稱「大仁哥」的公衛學者,對「病毒」有著另一番思考。我們在此整理出來與各位讀者分享。
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
這次武漢肺炎(註)的疫情,我們除了可以思考該如何防疫、學習病毒傳播的方式之外,其實也是個很好的機會,重新審視我們人類的生活方式。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理解不同生物的互動時,我們可以說,人類跟病毒之間會持續著永不止息的戰爭。病毒感染宿主,找尋自己的出路,本意並不是要害人的!」大仁哥說,「冠狀病毒本來就存活在蝙蝠的體內,兩者相安無事,活得好好的!但是人類偏偏要去吃蝙蝠、還拿到野生動物市場去販賣,蝙蝠體內的病毒就傳播開來!SARS病毒是由蝙蝠傳給市場的果子狸,人從果子狸傳染到SARS。現在有學者懷疑COVID-19的病原,由蝙蝠傳到穿山甲,人再因食用穿山甲而得病。」
許多病毒原本存在於野生動物身上,例如愛滋病原本是在猿猴身上的病毒。當人類不斷擴展自己的生活空間,開拓荒地、破壞原始森林,讓人類和野生猿猴接觸的機會大增,愛滋病病毒就透過接觸(像是抓傷、咬傷等等)傳染進入人類世界。
「這類人畜共通傳染病被稱為『新興傳染病』,就是本來在這動物宿主體內的病毒,對該物種來說,也許是沒有致病性,或是致病性很低,可是人類接觸該病毒以後,可能人體免疫力無法很快清除病毒,或是為了清除病毒反而引起了免疫風暴,反而致死。」
像SARS風暴距今已經十七年,在那次短暫出現後就沒有再出現,其中一個可能原因,就是現在已經沒有可以讓SARS病毒再進入人類族群的環境。例如大家都不再吃果子狸,即使果子狸體內有病毒,也不會感染人類。病毒也可能還存在蝙蝠或其他野生動物身上,如果人類不去食用或接觸帶原動物,病毒進入人群的機會就不會太大。
人類與大自然的野生動物之間,應該彼此尊重、保持距離,這是值得我們透過這次疫情來深思的。
把鑽石公主號開到赤道行不行呢?
在訪談當下(二月十四日),「鑽石公主號」的隔離仍在進行,也已經有數百人確診。整個事件似乎成為一個僵局,大家都不知道事情最後會怎麼發展。這時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半開玩笑地說:「也許可以把鑽石公主號開到赤道去,把病毒熱死就沒有問題了。」這個解決方案符合許多人相信的假設,就是「病毒會在夏天消失」。
關於病毒會不會在夏天消失,大仁哥說:「流感在夏天會大幅減少是滿確定的,通常流感到了春末就會減少,到了夏天幾乎沒有了,冬天才會重新再來,我們對這個病毒的特性瞭解較多。但是COVID-19病毒在環境存活的狀況,到現在都沒有研究,也尚未觀察到。」COVID-19是去年十二月才開始流行的疾病,還沒有夏天的數據可以推論病毒的傳染力和活動性。根據不確定的猜測來制定行動方案,風險很大。
不過,假設赤道的氣溫真的可以熱死病毒,那麼把「鑽石公主號」開到赤道可不可行呢?「現在鑽石公主號上面,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曉得誰已經感染到病毒。」
大仁哥首先說明,當一個人帶有病毒但還沒有發生症狀,叫做「潛伏期的帶原」,目前的統計大約是平均五天,最長是十四天。因為沒有發生症狀,所以大家只能猜到底是誰有帶原。而等到痊癒之後,病毒並不會馬上消失,叫做「恢復期帶原」。
「為什麼每一位確診病例,已經都沒有症狀,還是在醫院等著出院?因為我們必須確保他們都沒有病毒去傳染他人!即使第一次檢驗是病毒陰性,還是沒有把握體內真的沒有病毒;第二次檢驗陰性,更有信心可能是沒有病毒;但是還是直到第三次陰性,才讓他出院回家。」如果最長潛伏期是十四天,恢復期帶原的期間,最長也有可能是四個星期。
「如果一個病人已經復原無症狀了,那一艘船還要在赤道待上兩星期以上嗎?」此話一出,不需要再詳細解釋都可以想像,這難度太高了,不論是船隻物質的補給、或是乘客心理的壓力,都很難承受。然而,如果不做到這麼謹慎小心的話,病毒又有可能會擴散出去。
除此之外,這還牽涉到另一個問題,「應該隔離多久其實很難推算,如果在郵輪停泊期間,乘客不斷的陸續發病,那麼隔離期間是要以輪船抵達港口開始算起十四天,還是以最後一個人發病的日期算起十四天?」大仁哥說,「應該是要以最後一個患者的發病日算起。那這樣大家應該會瘋掉,因為二月十三日還有初次檢驗出來的新感染者,,這樣就要等到二月二十七日才能放行,而不是從二月五日開始停泊起算的二月十九日。」
「有人說,為什麼不讓三千個人都下船,給他們安排住在可以隔離生活的地方。要安頓好三千個人是很困難的!」大仁哥說。
防疫科學,科學防疫
其實「鑽石公主號開到赤道」這個問題,是有點半開玩笑的,沒想到大仁哥竟然還是可以很快就對狀況做出詳細的分析。從這個過程可以窺見,防疫需要考慮非常多層面的事情,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對病毒的特性和病人的症狀,作仔細的觀察和理解,才能夠正確決定我們現在應該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雖然「把船開到赤道讓病毒熱死」的這個點子,有點天馬行空,但也不失為一個可以嘗試的思考練習。在我們想像種種可能到來的假設性狀況(社區傳染、學校群聚傳染、在路上被傳播者感染等等)時,我們都可以從頭思考:從病毒的特性、人群的互動、環境的狀況來看,這樣可能嗎?我有需要這樣做或那樣做嗎?在這樣思考辯證的過程中,可以增進我們對病毒、宿主和傳染過程的認識與了解,相對的,也降低我們對未知威脅的恐慌。
李庭芝/《人本教育札記》執行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2023工作報告_玩的教育學

【專題】雙語 ≠ 全英語!──政策錯在哪;老師如何教?

GiveMe5 我不打小孩 家庭動起來記者會

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台灣兒權向前行!我們可以!

快樂父母班
- 最新文章

社會賢達共同支持教育轉型正義,小英總統蒞臨人本募款餐會
人本教育基金會年度募款餐會「聚賢會」今日(10/19)順利舉行。蔡英文前總統親臨現場,與陳建仁前副總統、立法院多位委員、教育與人權倡議者、藝術家、以及公民團體代表、各界及社會賢達,共同為「教育轉型正義 全民抗網保孩」等工作籌募資金,現場氣氛熱烈,昭示教育改革信念堅定,能量持續。
曲解數據,混淆政策改善,於教育不利。全教總不要只想著廢,總該有調查監督機制吧
每年接受校事會議調查的教師,僅占不到千分之六。這樣的比例在任何工作領域中,都難以被稱為「浮濫」,反而應視為制度運作下的常態監督,是確保專業與倫理的基本機制……

【座談會】血汗訓練是成就競技還是毀掉運動?─從師大事件與運動員田野調查談起
為深入了解台灣體育班制度下學生運動員的真實處境,人本教育基金會邀請16位曾為體育班學生,及一位現職體育班運動防護員進行焦點訪談。受訪者跨足棒球、足球、田徑、籃球等多項運動,年齡層自18歲至39歲,以呈現了體育班制度長年存在的系統性問題⋯⋯

強迫抽血惡師免解聘!?台師大血汗學分,教育部置身事外?
去年 11 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教授周台英被指控於國科會「建構新世代精準女性足球運動生心理、傷害及表現的智慧感測與衡鑑平台」研究計畫中,以畢業學分強迫學生擔任受試者進行抽血、試驗,並且將受試者費收走,甚至對不願配合的學生實施精神壓力與排擠行為。現經臺師大校園霸凌調查小組認定成立周師有七項霸凌行為屬實,對三成立,建議應予以解聘,並兩年不得再擔任教師⋯⋯

請新竹、花蓮縣府不要再漠視兒少安全運動教練不適任制度也需立即建立
兒少在運動訓練過程中,遭到身心暴力,性暴力的事件頻傳。人本近期,又接到兩件申訴案。顯示不論學校外聘運動教練還是民間館場,目前教練不適任制度,仍有巨大法規漏洞,也有執行端的怠惰與混亂⋯⋯

你們挺暴力,誰來挺小孩?!校方縣府聯手放水,我們要求依法處理
本會接獲家長投訴,去年(2024年)2月他們向雲林縣西螺國中申訴廖姓專任教師與蔡姓兼任教練嚴重體罰與霸凌羽球隊學生,校方和縣府疑似輕放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