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從事一項一言難盡的工作--

讓紙本人本教育札記
與網路版共舞!

怎麼個「舞」法,得請您親身體會一番了。。

改版日記六之一

說札記要改版,其實已說了二年。理由就是那樣:看紙本的人越來越少,網路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以及,每個月要賠的錢,越來越多。

所以,第一個念頭就是,那就改成雙月刊,說是可少賠一半;不過,既然還是要賠,那麼,雙月刊的下一步就該是季刊、再一步就是半年刊、年刊、然後停刊,這就不用賠了吧?

但是,苦撐了卅十多年,將近四百期的雜誌,可以就這樣毀在我們手裡嗎?人本教育基金會,可以沒有一份刊物嗎?台灣,可以容許這種事情發生嗎?所以,第二個念頭就是,當機立斷,回頭是岸,乾脆改成網路版!

但是,改成網路版,能保證讀者會增加,不是反而減少?那種拿在手上翻的感覺,真的可以被取代?有人說,累積的舊雜誌捨不得丟,又實在沒地方放;但是,存在硬碟裡的網路版,除了不必煩惱要丟,和丟掉的差別又在哪裡?

這樣講來想去,匆匆的兩年就過去了;每隔一陣子,就開一次改版會,大家愁眉苦臉,面面相覷,言不及義,然後做鳥獸散,這樣,匆匆的又賠了兩年。

然後,總算到了一個時候,我們終於有了一點想法,至少有了一個方向;這個方向,似乎,也許,說不定,可以總結以往的猶豫不決,不但為我們的處境,也為目前所有「認真」的雜誌,找到一條出路。

大家說,別賣關子了好不好?我們說,當然好;所以,改版日記六之一,就先寫到這兒,在明年一月一日新版呈現在大家眼前之前,接下來的每個月,到今年年底十二月,每期札記除了…之外,都會有一篇「改版日記六之××」,向大家報告我們的預備工作進行到哪了──敬請期待。

文︱江思妤

多看一些

人本教育札記改版日記六之三:網站文章新亮相!

先說改版後會有的主題;閒言少敘,列出清單就是:我們的台灣、時事與觀點、森小風景、人是怎麼學會的、教學要讓人有感、爸媽不要打小孩、心理的奧秘、沒有歧視的日子、人本的樣子、父母的百寶箱、老師的魔法袋、文藝書寫…有的看來像是一句話,但那確實是主題的名稱。

Read More »
張萍
張萍
人本校安中心主任

我的工作像在打怪。 
打『傷害兒童怪』『睜眼瞎話怪』
『知法犯法怪』......
校園有怪,校安就出動。
希望給孩子正常的教育環境。

李振源
李振源
人權與教育政策專門委員

我要喚起更多人關心教育、人權;
結合政治力量,社會力量,群眾力量,
打造人本社會,建立以人為本的國家。

邱曉芬
邱曉芬
研發中心主任 想想教學長

我跟很多「老師」一起工作。
遍及山上海邊,城市鄉村,
共同研究「教學要如何使人有感」。
參與人類文明演進。

林青蘭
林青蘭
森林小學主任

在森林小學,
我們設法樹立台灣主體性的教育。
在跟哈佛合作POP計畫,
研發「玩的教育」指標過程中,
特別感覺「台灣可以很世界」

曾芳苑
曾芳苑
中部辦公室主任

我要找到更多的人來挺小孩。
當孩子到不當對待時,
當孩子有話要說時,
能知道『有得靠』。糾眾作教改。

李慧貞
李慧貞
新竹辦公室主任

我們組了一個
「新竹不打小孩聯盟」。
「不打小孩」是一種主權,
誰都不能侵犯。
我們將推動立法,
落實「不打小孩」!

蕭伊真
蕭伊真
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我的重要工作是
讓孩子不要被「生活中的阻礙」絆住。
而能看見自己
「辦得到」、「學得會」,
能夠看見自己的美。

江思妤
江思妤
編輯部主編

我正在從事一項
一言難盡的工作--
讓紙本人本教育札記
與網路版共舞!
怎麼個「舞」法,
得請您親身體會一番了。

張萍
李振源
邱曉芬
林青蘭
曾芳苑
李慧貞
蕭伊真
江思妤
往前
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