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霸凌不是件關網路就好的事

文︱李昀修
圖︱Photo by Levi Stute on Unsplash

--本文刊登於人本教育札記388期

我們常聽見的網路霸凌是這樣

一般人對於網路霸凌的印象是這樣的:某位名人因故遭到網友抨擊、留言洗版,導致被害人留下心理受創甚至自傷等等後果。而這些在網路另一端的霸凌者們似乎只要敲敲鍵盤,完全不需付出代價,就能造成嚴重傷害。

日本前首相便在推特上疾呼「網路霸凌是一種懦夫的行為!」,要讓這群「懦夫」受到懲罰。而台灣的警察臉書粉絲頁(台北波麗士)上也寫著:霸凌者不會直接面對被害人,不會遭受報復,所以網路霸凌是懦夫的行為。

常聽見的網路霸凌卻有種矛盾

以上這些話,是普羅大眾對於網路霸凌的認知。然而這樣的認知本身卻是矛盾的。因為它毫不猶豫地將「網路」與「現實」切分開來。彷彿網路上的霸凌者永遠躲藏於網路的數據傳輸之間,於是我們必須放棄使用現實的方式去處理這問題。

這種「網路歸網路,現實歸現實」的二分法限制了我們對於網路霸凌的真實理解,其結果就是當網路霸凌真正發生的時候,許多人只能對被害人給出「關掉網路」的建議,或者乾脆直接投降說「網路很複雜我們沒辦法處理」。

然而,這麼多年來,這種解決方法顯然效果不彰。網路霸凌依然存在,於是大家乾脆等著霸凌者們在一次次的霸凌中觸犯到諸如妨礙風化、公然侮辱、妨礙秘密等罪後直接「交給法院判刑」,或者期待更強力的法律被制定後能夠一次把這些「壞人」抓起來。

忽略了大眾在網路霸凌描述中的矛盾,讓我們對於網路霸凌的處理走過許多條無效的冤枉路。只剩下「關掉」、「投降」、「罪與罰」三種選項,但無論哪一種,基本上都是在承認「我們真的拿網路世界沒辦法」。

罪與罰也不是解決網路霸凌的好方法

或許有人會不服說:「犯罪的人就是要處罰啊!」如果有觸法,霸凌者本來就得面對法律責任。但,是否每個霸凌事件都必須由刑法出面就是另一回事了。比起紙上談兵,我們不妨在這裡看看一個案例。

某位L同學的親身經歷中,他在A學校的匿名粉專上被劃分為不受歡迎的B校派系並遭受恥笑或批評,在現實中也因此被同學嘲諷。這件網路霸凌事件非常典型,但會是一件需要刑法來處理的事情嗎?

即便不喜歡被這樣稱呼,也會覺得動用刑法似乎有些小題大作了吧?這類不大不小、嘴砲居多的霸凌,反而需要透過教育、輔導等等現實連結的方式來處理,才能真正有所改善。

而這樣的案例,遠比新聞報導中的案例更普遍、更頻繁的發生。毫無疑問的,受害者們必須獲得協助、修復心理的創口,但在罪與罰的觀點中,我們不知該如何面對細小且剛萌芽的霸凌,而面對重大霸凌事件,也總是在消滅各種人事物後就當作一切都沒發生過,反倒讓霸凌者的面貌也跟著一起消失了──即便網路霸凌的加害者並非永遠都是隱形的。

延伸自現實生活的網路霸凌

當我們就網路霸凌的議題訪問高雄學生諮商輔導中心的達努巴克老師時,他以自己處理霸凌案件的經驗分享道:

「以學生而言,除非在網路世界有刻意的經營一些形象品牌或角色,否則其實不容易遭受陌生網友的攻擊。兒童及青少年所經歷的網路霸凌大多仍來自生活周遭的人,轉到網路媒介的攻擊,形成的敵意氛圍,也是回到現實生活中。也就是說,網路霸凌案件大多是以現實生活中既有的人際關係為基礎,延伸到網路世界中。」

以校園為例,常見的網路霸凌有以下幾種:

一、延伸既有的關係到網路上,原本被欺負的人可能持續在網路上被欺負,如同前文的L同學。

二、在網路與現實中反差太大,導致霸凌誕生。例如,C同學在網路群組中活潑又健談,讓同學以為在現實相處中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相處,殊不知C同學對真實世界的社交互動感到壓力太大、太困難了,但在網路聊天比較自在,以致於他成為了同學眼中的雙面人。

三、私密群組內的討論以及外流。最常見的便是男性為主的群組中對女同學的評論或照片被意外傳出,在同儕中形成性別歧視的敵意環境導致被害者受傷。

雖然簡單列舉了數種類型,然而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網路霸凌的背後都有可循的人際關係,可以尋求協助或者思考解決辦法。

比如,曾有某校的學生們在私密群組內對人品頭論足、流傳照片,意外流出後卻讓被品頭論足的人受傷。有人可能會困惑說,這類的事件究竟能不能算上霸凌?在私密群組內評論人、流傳照片確實是糟糕的行為,也有相應的法律責任。可是當初加害者們並沒有打算公開對話而是遭到非自願流出,這樣的話,應該被歸類在霸凌嗎?

當初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校方,思索是否要將此事件納入霸凌處理,最後的答案是:要。

即便是非自願的流出,私密群組內的行動依然影響到了現實生活。而納入霸凌處理後,透過性別教育平等法,就能獲得輔導系統的支援。比起直接對簿公堂,這樣的方式更能發揮教育的專業來協助學生。

這些群組內的學生,除了需要性別教育之外,也需要回頭理解自己平常知道不能對人說出口的語言,為什麼在網路上便能說出來。以霸凌作處理不表示學生很壞或者萬劫不復,反而是讓心理與輔導等資源有機會介入這群學生們的人生,讓他們重新理解自己。

這正是透過現實的連結來協助網路霸凌案件的其中一例。

在社工師與我們訪談的個案分享中,也曾提過一位少年欠下賭債不還,在討債不得的情況下,同為少年的債主便將其個資PO上爆料版,讓欠債的少年終日緊張彷彿無所遁形。在這起案件中,加害者與被害者並非互不相識的陌生人,而是日常中未能解決的關係最終延燒至網路上引爆。

少年們雖然必須面對各自觸犯的法律責任,然而後續的輔導以及追蹤,依然必須仰賴社工與少年們的真實連結,才能讓這些犯錯的少年有脫離犯錯的機會。

網路的另一端仍然存在有人,霸凌者們不只是一長串1與0的組合。即便霸凌發生在網路上,但順著現實生活的連結,我們仍有機會看見加害者與被害者,問題也可能因此有解決的開端。

不要只想關網路,現實也能找出路

如果只用惡、罪與刑罰的角度來看,雖然能夠懲罰霸凌者,卻無法從根本導正這些不良行為,也便無助於使社會更了解網路霸凌背後的成因。不能真正看見網路霸凌的複雜樣貌,只停留在「網路霸凌者都是懦夫」的階段,想解決或改善這個自網路誕生以來就開始的古老問題就都是空談。

網路與生活如今密不可分,網路已成為當代人的另一種真實。然而在網路霸凌的處理上,仍然可以看見透過現實生活的各種支援網去處理、協助的可能性。面對網路霸凌,人們並非永遠無能為力,如果發現周遭的人深陷網路霸凌中,不妨就成為彼此的支援網。

未來,除了現實生活的支援網之外,網路上能不能夠也有一種足以抵禦網路霸凌破壞性的,存在於網路上的支援力量呢?

目前雖然還沒得出解答,但持續摸索著答案,才可能有那天的到來。


文︱李昀修

圖︱Photo by Levi Stute on Unsplash

 

 
《人本教育札記》作為一本社會改革組織的刊物行走江湖三十多年,永遠與時俱進的現代教育顧問,今日也將不斷的進化,為你帶來更深刻的教育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