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跟民主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談極權?>提問,讓他們找答案


編按:
在民主環境下長大的台灣孩子,自由如同呼吸般自然,沒有被壓迫的經驗。我們要怎麼跟他們談極權?《人本教育札記》問長年反抗威權的圖博之友會伙伴。她說:向孩子提問,讓他們思考自己的未來。
人本來邀稿,想要討論香港的反送中,該如何和孩子討論這個議題。長期以來推動關心圖博人權,我們總是把重心放在年輕朋友身上,透過很多活動例如夏令營、印度達蘭薩拉青年參訪團等,讓台灣年輕朋友認識圖博的議題,尤其親身來到圖博流亡社區,更能直接感受。台灣的青年朋友們,不負所望,他們的表現總是令人讚嘆,印證了愈了解圖博就愈投入。隨後,不僅在許多聲援圖博的活動中看到他們,在許許多多的人權議題中,也同樣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現在的年輕人出生時,台灣不是已進入第一次政黨輪替,也是已民主化總統直選了。過去威權統治,甚至二二八、白色恐怖對他們來說如此遙遠,僅僅是教科書的幾句話吧。由於沒有被壓迫及威權統治的經驗,台灣年輕人在理想性中,總是被認為將自由視為當然,難以體會自由需要爭取的可貴。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自由對他們如同呼吸一樣自然,是天賦的權利。缺點是,不曉得自由是必須爭取、必須付出代價的。
因此,感同身受的體驗是如此重要,到印度圖博流亡社區走一趟,聽家中長輩述說二二八或過去威權統治的經驗,都是帶領年輕人體認自由的可貴及代價最好的方式。從過去圖博運動來看,也的確是如此。然而,圖博、印度,畢竟離我們較遠,香港反送中卻不一樣,帶來了全新的感官震撼。
對台灣的青年孩子們而言,從香港反送中傳來的訊息,幾乎是「直球對決」。香港,這個比台北繁華的國際都會,西方文明在東方的櫥窗,連港大中大近年來都因為全球排名而成為台灣高中生心目中嚮往的大學之一。他們耳熟能詳,甚至也可能造訪過好幾次。今天,香港活生生的上演黑警施暴、黑道肆虐,學生領袖買雷射筆被抓,在地鐵裡無辜民眾被毒打,民眾被黑警槍傷。透過即時且活生生的影片,將這些恐怖的鏡頭一幕幕傳回台灣孩子的眼裡,他們受到的震驚是非常強大且劇烈的。
和三一八學運不同,台灣的孩子闖進立法院,台灣社會聲援、支持,大人們盡所能地保護他們,大家知道底線在那。和我們相似的社會,守法守秩序的香港,怎麼了?十幾歲的孩子被捕、被打、被抓,他們怎麼了?他們為什麼在大熱天流血流汗、面對催淚彈、子彈齊飛不退縮?他們哪來的勇氣?自由真的這麼重要?香港人過去不是「向錢看」的代表嗎?他們不再愛賺錢嗎?自由對「賺錢」、「經濟」到底扮演什麼功能呢?這次出來反送中的都是年輕人,他們不正是青春年華前途似錦,為什麼反而是他們站出來在抗爭的第一線呢?他們要什麼樣的未來呢?他們是付出了未來,還是贏得未來呢?
最後,和青年孩子們,總是不能不面對一個非常嚴肅,而且痛苦的問題:如果是你呢?你有這個勇氣和決心做同樣的事嗎?(不必給他們答案,但是要給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台灣的三一八學運,和香港年輕人反送中比起來,簡直是小孩扮家家酒了,台灣的孩子還能在溫室中被保護多久,他們能永遠不面對香港人現在面對的問題嗎?恐怕正在考驗我們台灣的大人吧,我們再不努力,就是我們的孩子面對了。
我覺得,我們無法告訴孩子答案,我們只能提出問題讓他們思考,他們自己自然會找到答案,由不得我們。這是他們自己的未來,自己的命運。
周美里/台灣圖博之友會會長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364期
- 相關文章推薦


2023工作報告_玩的教育學

【專題】雙語 ≠ 全英語!──政策錯在哪;老師如何教?

GiveMe5 我不打小孩 家庭動起來記者會

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台灣兒權向前行!我們可以!

快樂父母班
- 最新文章

你們挺暴力,誰來挺小孩?!校方縣府聯手放水,我們要求依法處理
本會接獲家長投訴,去年(2024年)2月他們向雲林縣西螺國中申訴廖姓專任教師與蔡姓兼任教練嚴重體罰與霸凌羽球隊學生,校方和縣府疑似輕放處理……

客家電視台送學生入狼口?!文化部應建立機制,勿使藝術文化成為性平死角
2023年6月,李菄峻(原名李文勳)性侵學生案曝光;2024年3月遭戲曲學院終身解聘。然而,他竟仍參與客家電視台節目編排,甚至讓戲曲學院學生在不知情下前往其住處排練……

需要徹底的轉型正義,才能阻擋戲曲學院的悲劇
戲曲學院多起身心暴力,性暴力的案件,尤其是李菄峻歷年多次性侵學生案,經監察院調查屬實,並提出糾正。本會認為,本案的處理,需要校園轉型正義……

體育暴力層出不窮,運動部能為孩子把關嗎?
體育和運動訓練中的暴力不但頻繁發生,且相比其他教師不當管教行為,往往更加嚴重。學校的漠視、主管機關的不重視,形成一種學生運動員在受不到保護的情形下進而認同、甚至複製暴力,使得傷害一再持續發生的循環……

學校連三罪行:吃案、沒收不適任、強逼轉學!市府缺席!人民無奈?
本會接獲家長檢舉臺中市大安區國小王姓總務主任霸凌學生、將學生鎖在儲藏室內、逼迫學生轉學,家長向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均遭敷衍回應,容許學校拖延長達兩個月才啟動調查。今調查結果出爐,調查報告竟認定王姓總務主任的行為不成立霸凌……

面對困難 學輔效能才有機會進一步提升
台灣近年學生自殺、自傷人數不斷攀升,在上一次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時,來台的國際專家特別指出「自殺率上升並非歸因於兒少個人議題,而是導致心理不健康更廣泛的結構性議題,包括學業壓力、霸凌及不當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