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現況是輕政治拼經濟的惡果>一個香港商人這麼說


在臺灣,每天都是那麼的和平,那麼的平凡。我們每天想的事情,可能是怎樣考更好的成績,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在工作裡建功立業或者偷閒,怎樣去追求一場戀愛,令自己變得更受歡迎,怎樣脫離家庭的控制得到更多的自由,怎樣發大財,賺大錢,買更好的房子,更好的車子。
大部份人關心的,就是怎樣令自己過得更爽。如果可以的話,讓未來的自己也過得爽,可能想著儲了十年的錢,二十年的錢,打份自己喜歡的優差,在社會受人尊重,擁有一些房子給自己收入,擁有一個家庭,過著自由自在的安樂生活。你想像過有這樣的生活嗎?二十年前的香港年輕人,也就是今天的香港中年人,他們曾經想像的未來生活就是這樣的。
可能你或者你有朋友,人生計劃就是這樣的,而他們正透過讀書或努力工作,想要一步步的實現。多少人努力讀書,夢想著將來的生活爽爽過,如果你這樣想,你就和二十年前的香港人一樣。那麼,二十年後的香港是怎樣的呢?他們有因為努力讀書工作,今天過得很爽嗎?
請你打開新聞看看,今天的香港,大量的市民戴著鋼盔,防毒面具,在炎熱的天氣下穿著盔甲。每天面對槍械射擊,暴力毆打,連坐個捷運都害怕會有大群警察衝進來把你毒打,然後隨便的將你拘捕。朋友被黑道流氓斬傷,旁邊的警察不僅放走他,反而拘捕你朋友。市民可以光是身為一個年輕人,什麼都沒做,就會被幾個警察抓起來關,只因為他們看你不爽。
這二十年來,他們有努力讀書嗎?有。他們有努力工作嗎?有。他們有買到房子車子嗎?有。他們有賺到大錢嗎?有。他們有因此過得很爽嗎?沒有。
車子有了,房子有了,高薪厚職也有了。可是天天要活在恐懼當中,沒有了自由。警察不再保護自己,沒有了安全感。手上的選票沒有用,沒有了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力。自己的兒女為了保衛香港而走上前線,很可能會被捕甚至被殺,連家庭都可能會隨時粉碎。
這就是香港人長久輕視政治的惡果,香港人從二十年前努力賺錢,一直賺錢,一直都沒有留意自己的政府怎樣被北京滲透控制,法律被怎樣的悄悄改造,人口被怎樣的換血。香港人沒有一個能保護自己的政府,連警察都不願保護他們了,除了親手拿起武器自衛天天血戰之外,已經別無選擇了。
香港人曾經以為自己可以不理政治只拼經濟就能夠得到一個好生活,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因為政治災難可以把你所有經濟的成果一次毀掉,把你所賺的錢全部蒸發。
如果臺灣人也是這樣輕視政治,閉上眼睛只拼經濟,只顧發展自己的人生,你得到的一切東西,可能就會像香港人一樣成為夢幻泡影。不管你多努力賺錢,政治可以吃掉你的一切努力成果,使你變得一無所有,不僅失去金錢,也失去了更珍貴的自由和尊嚴,因為不管政治的就只是奴隸,奴隸的東西被主人剝奪,是無權反抗的。
若你真的認真的想要發展自己的人生,你就要好好的看看香港,想清楚,怎樣避免臺灣某天也變成這樣.侵略香港的國家,早已表示對侵略臺灣很有興趣,如果香港守不住了,下一個就是臺灣.如果你不想這樣,你最好今天開始留意香港的新聞,並好好祈求香港能夠戰勝那個侵略者,或者,至少在他們侵略臺灣之前,好好的削弱它。
也只有這樣,你的自由,你的尊嚴,你的幸福生活,才能夠得到保障。(本文成於2019年9月中)
鄭立Cheng Lap/香港商人

- 相關文章推薦


2023工作報告_玩的教育學

【專題】雙語 ≠ 全英語!──政策錯在哪;老師如何教?

GiveMe5 我不打小孩 家庭動起來記者會

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台灣兒權向前行!我們可以!

快樂父母班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364期
- 最新文章

你們挺暴力,誰來挺小孩?!校方縣府聯手放水,我們要求依法處理
本會接獲家長投訴,去年(2024年)2月他們向雲林縣西螺國中申訴廖姓專任教師與蔡姓兼任教練嚴重體罰與霸凌羽球隊學生,校方和縣府疑似輕放處理……

客家電視台送學生入狼口?!文化部應建立機制,勿使藝術文化成為性平死角
2023年6月,李菄峻(原名李文勳)性侵學生案曝光;2024年3月遭戲曲學院終身解聘。然而,他竟仍參與客家電視台節目編排,甚至讓戲曲學院學生在不知情下前往其住處排練……

需要徹底的轉型正義,才能阻擋戲曲學院的悲劇
戲曲學院多起身心暴力,性暴力的案件,尤其是李菄峻歷年多次性侵學生案,經監察院調查屬實,並提出糾正。本會認為,本案的處理,需要校園轉型正義……

體育暴力層出不窮,運動部能為孩子把關嗎?
體育和運動訓練中的暴力不但頻繁發生,且相比其他教師不當管教行為,往往更加嚴重。學校的漠視、主管機關的不重視,形成一種學生運動員在受不到保護的情形下進而認同、甚至複製暴力,使得傷害一再持續發生的循環……

學校連三罪行:吃案、沒收不適任、強逼轉學!市府缺席!人民無奈?
本會接獲家長檢舉臺中市大安區國小王姓總務主任霸凌學生、將學生鎖在儲藏室內、逼迫學生轉學,家長向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均遭敷衍回應,容許學校拖延長達兩個月才啟動調查。今調查結果出爐,調查報告竟認定王姓總務主任的行為不成立霸凌……

面對困難 學輔效能才有機會進一步提升
台灣近年學生自殺、自傷人數不斷攀升,在上一次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時,來台的國際專家特別指出「自殺率上升並非歸因於兒少個人議題,而是導致心理不健康更廣泛的結構性議題,包括學業壓力、霸凌及不當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