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心智階級-基地的補救教學

三重基地
文︱三重青年基地 圖片來源︱PEXELS

從基地開辦補救教學的課程,我們和孩子們的互動模式也開始不一樣。

在社團或日常生活裡,孩子們遇到不會的事情,常常一句「沒興趣、不喜歡」就帶過去了。我們知道孩子是因為坐不住、手不巧、沒有聽懂也只能想辦法兜興致,而沒有機會碰到孩子們學習上的困難。補救教學,讓我們有了一個好情境,可以和孩子們一起面對他的不會。

在補救教學的招生傳單上,我們特別註明,經濟弱勢或學期成績不及格者優先報名。之所以做這個設定,一方面因為這是免費的課程,另方面,我們是真的想要帶心智弱勢的孩子。

基地的補救教學是要上課的,也就是不只是讓小孩做題目、完成作業、個別讀書指導,而是有意識地安排「要教什麼、要學什麼」。英文和數學,每科一週進行二次,一次上課一次分組討論。

曾經有人問:小孩在學校上了一整天的課,都累了,為什麼基地不直接陪他們讀書寫功課、溫習或複習課業就好。這個問題,我們的確思考很久,但一看到孩子,我們就知道,一定得上課。

小班制,少則十多人,最多二十人(因為教室空間有限),十個孩子有十種不同的學習上的問題與困難,但共通點是:聽不懂學校老師上的課,不知道學校老師在講什麼。因此,一定要上課,而且要在課堂上帶大家細究一個觀念或想法,發現數學公式的由來與運用上的價值、嘗試猜想瞭解文法背後可能的原因。讓孩子們用自己質樸的能力,和這些遙不可及的知識學問產生關連,去除對上課的恐懼。然後,孩子才有機會瞭解與掌握那個知識。

 

想盡辦法跟孩子們討論一個道理

不論是英文課或數學課,我們總是想盡辦法跟孩子們討論一個道理,調動孩子們的直覺與想像力,鼓勵大家發言,不要讓英文單字或數學符號,阻礙了孩子們的思考,因為,大部份的孩子不是不會想,而是不會依課本的方式想。因此,我們常常花許多力氣討論研究教學內容以及設計教學方法。

這個學期國一的英文課本,用圖表介紹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課本上寫著:

可數的有:麵、漢堡、薯條、水餃、三明治、熱狗等等。

不可數的有:水、飯、茶、果汁、湯、炸雞等等。

另外還有一類,課本上寫著,可數/不可數,包含有:蛋糕和pizza和派。

課本上的分類看得孩子們一頭霧水,為了教這個單元,英文老師到處找資料、問人,有人說:就是集合名詞、自然界的物質不可數,其它的可數。這個答案無法讓我們滿意,因為我們知道,要點不在誰可數誰不可數,而是為什麼這樣分?怎麼分?

在大家追問的過程裡,我們發現,中文和英文有一個有趣的差異:中文裡,所有的名詞都有數量詞,像是,一隻狗,二朵花,三杯水,四塊蛋糕;但是在英文裡,可數名詞,不會加上數量詞,只是數字加上那個名詞的複數,像是four hotdogs ,只有不可數名詞,才會搭配數量詞,像是,two glasses of water, three pieces of pie. 發現這個差異後,我們有這樣的教學安排:

一開始,先在白板上用英文寫出可數名詞與數量,像是:

A dog/ Two flowers/ Three hamburgers/ Five sandwiches

然後請孩子們寫上中文,大家紛紛寫上:一隻狗,二朵花,三個漢堡,五個三明治。寫完後,我們問孩子,那個一隻狗的「隻」的英文在哪裡?孩子們很快就發現,無論是一隻狗還是二朵花或三個漢堡,裡面的隻,朵,個,英文裡都沒有出現。我們問孩子,英文裡沒有隻,朵,個,他們怎麼知道要寫一隻狗二朵花三個漢堡呢?大家想了好一陣子,有人試探性的開口說,因為習慣了。我們暫時請大家把這個疑問放著,又進行另外一個活動。

我們又在白板上另外寫下中文:一杯水,二碗飯、三杯茶、四瓶果汁。請孩子們寫出英文(那些不會寫茶、飯的英文的孩子,我們直接告訴他英文怎麼拼),大家很快的就寫上,one water,  two rice,  three tea, four juice…有的孩子比較機靈,發現這樣不太對勁,說,那個一杯水應該是 one glass of water.

於是,我們順著小孩的提議,把正確的英文量詞補上去,眼尖的小孩很快的發現,這一次,中文有杯,碗、瓶等等,英文裡也有。為什麼第一個例子裡,中文裡有隻,朵,個,但英文裡沒有,第二個例子,中文和英文裡,都有杯,碗、瓶?

我們先請孩子們比較二邊的差異,有孩子說,一個好像是可以直接數那個東西,另一組,都要裝到一個容器裡。還有孩子說,沒有加上隻,朵,個的那些英文,名詞的後面會加上 s,像是,three dogs;但有加上杯,碗、瓶的,英文裡,名詞後面就不會加s,像是 two glasses of water,順著孩子們的語言,我們才把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它們在英文上的區別以及呈現的方式,提到課堂上。

之後,大家又做了幾次練習,我們進入課本上所謂的,可數或不可數名詞。也就是,蛋糕和pizza和派。我們直接用中文寫出三個蛋糕與三片蛋糕,問孩子們,這二句話有沒有不一樣,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但過了一會兒,大家都說應該不一樣,三個蛋糕是指三個完整的蛋糕,三片蛋糕是指三片切好的蛋糕。接下來,請孩子們猜,它們的英文應該是什麼?

有人記得學校老師曾經說過,three pieces of cake. 但不知道這是指三片還是三個。我們請孩子們著磨一下, three pieces比較像是三片還是三個, 大家覺得, 應該是三片, 我們大大的讚賞孩子們的直覺.這樣一來,大家就知道,三片蛋糕是three pieces of cake, 三個蛋糕是three cakes.

我們又問孩子,為什麼三個蛋糕後面要加s, 但三片蛋糕後面不用加s, 這次大家反應更快了, 馬上有人說, 因為三片是數了那個片,但是三個蛋糕是數了那個蛋糕。孩子們最後的結論是,區分可數不可數名詞的方法是,可不可以直接數它,或是需要透過其它的容器或單位來數他。這個方法雖然有侷限性,但在大部份的狀況下,是行得通的。

少數奇怪的區分:像是麵是可數的,但米是不可數的。 或者,家俱、食物不可數都包含有文化差異以及思想概念的不同,也正是值得玩味的地方。

這樣一步一步帶孩子,從中文的經驗裡,發現英文的規則與中、英文的差異,總是會讓孩子們眼睛一亮而且興致高昂。很多時候,孩子們會受限於英文單字掌握的不夠,或數學基礎不好,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而無法參與課程的討論。但當我們越過這些困難,召喚孩子們的推理能力或判斷力時,孩子們反而因為可以參與,而多學了幾個單字,或多用了幾個公式。

那一次討論後,孩子們還開心的跑去問學校的英文老師,為什麼麵可數,米不可數?學校老師說,因為麵可以一條一條吃,米不能一粒粒吃。我們問孩子,他滿意老師的答案嗎?

孩子說:可以啦,他大概不知道,但是可以啦!

 

透過小組討論照顧個別差異

為了真正瞭解孩子們學習的問題與困難,除了有專任的教學老師外,每五個孩子我們會安排一位助教,因為,我們想要知道每個孩子特別的問題與困難。透過助教帶討論,陪孩子們完成練習題,我們總會發現,有人看題目時會跳字跳行、有人字寫得七零八落、有人會想會講但寫不來,有人計算時常常出錯、有人字會寫顛倒,數字或字母會看錯、有人還是沒明白上課的內容、有人完全會錯意了這些重要的訊息,讓我們可以適時調整教學手法、內容,提供更適合孩子們的課程。

 

你不要告訴我答案,你跟我討論為什麼是這樣!

這樣的上課與討論的方式,雖然不能馬上讓孩子成績有明顯的進步,但上課中的孩子明顯地開心、放鬆許多。總會有孩子說,我在學校聽了老半天都聽不懂,來基地一聽就懂了;也會有孩子說,為什麼基地上的課我都會,學校的我就不會。

雖然開心、雖然有學會東西,但成績對孩子們來說,仍然還是個打擊;經過一番努力,孩子們總會多多少少有些進步,有的人從十幾分進步到三、四十分;有的人從三、四十分變成及格。但,這些進步相對於學校老師的要求,仍然不夠。孩子們開始力爭上游,孩子們變得認真而投入,但,每天罰寫的功課、排滿的小考,常常,澆了孩子一頭冷水。

幸好,孩子們學會越多東西,就越不會受到這些外在打擊的影響,來基地上課或讀書一陣子以後,孩子們常會主動問問題,考完試也會愉快的跟我們說會了什麼,錯了什麼,甚至在我們聽不懂提問時,還會幫忙解說同學的講法。

這幾年,上過補救教學的孩子,在進入高職或高中後,總會回來找我們問問題,讓人開心的是,孩子們總是說:你不要告訴我答案,你跟我討論為什麼是這樣!

雖然在學習的道路上,孩子們總是四處碰壁,但是當孩子找到面對失敗與挫折的方法,發現自己的能力與特質時,孩子們不再只是個「跟不上」的人,反而,孩子們開創了自己的學習的道路。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

球隊包庇性平事件、身心暴力皆無人處理。請還給體育班的孩子正常訓練環境!

台北市某高中多名合球隊邰姓助理教練(兼體育班導師),利用職務機會,長期對女學生發展違反倫理關係,在學校的IG匿名版上傳得沸沸揚揚,該隊楊姓總教練(兼體育組組長)卻不通報處理。不僅如此,經學生提出具體事證,向台北市政府檢舉後,學校洩漏檢舉資料給楊姓總教練,楊姓總教練竟威脅檢舉的學生撤案。而台北市政府明明已經有具體證據,卻違法未命學校調查,層層皆有重大違法疏失……

建立教師專業倫理,停止包庇不適任教師

教師在工作上欠缺具體專業倫理規範,也未形成此專業工作集體持守的底線,不僅時常發生對教師專業尊嚴造成嚴重打擊的事件,後續處置也並未堅守的專業倫理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