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本「數學想想」辦營隊,帶孩子想想防疫


這天,編輯部來到人本「數學想想」辦理的營隊「驚異大岐航」課堂上--這是為了因應延後開學而加開的營隊,課程的設計上也和病毒、細菌等相關。
當我們抵達教室時,數想老師正開始分發奇怪的圓形物體,小孩們對著圓形物體大呼小叫「你的好多喔!」、「為什麼我這格只有一點點!」,大家熙熙攘攘,彼此分享自己的圓形物體上面的成果。
原來這是老師在幾天前發下的培養皿,讓孩子們用沒洗過的手、有用肥皂或酒精仔細洗過的手、還有去摸兩個自己覺得很髒的地方的手,然後在畫了格子的培養皿上培養細菌來比較看看。
不得不說,看到那些毛毛的細菌爬滿培養皿,連沒做實驗、只是在旁邊看成果的我,都頓時覺得很想去洗手。在之後的訪談裡,營隊老師Apple跟威羲也笑著說,小孩原本都沒想過自己的手那麼多細菌,在看過培養皿之後,大家洗手都變認真了。(編按:下圖即為該課程的細菌培養實驗成果。每個培養皿的左上格是沒洗手觸摸後的情況,右上格是用酒精或肥皂洗過手再觸摸,下方兩格是摸過自由選擇的地點後再觸摸)

跟小孩談「細菌和病毒」的營隊
營隊為期四天,主題圍繞著「人為什麼會生病」這個主題展開,Apple老師跟我們解釋了課程的設計--第一天先跟孩子談,以前的人生病的時候都怎麼辦?像登革熱、鼠疫這些疾病是怎麼傳播的?如果不生病會怎麼樣?從這些問題去帶出細菌和病毒是什麼、人的身體是怎麼運作的,「然後也講了到我們人自己是會修復的,所以我們外面的各種疾病,只要增加自己的免疫力,就可以靠免疫力來救自己。」接著就是教小孩如何正確地洗手。
第二天從洗手醫生的故事開始談起,跟小孩介紹細菌發現的過程、種類,並且讓小孩思考:細菌都是壞的嗎?還是說細菌也有好的?然後也在這天用洋菜培養基來尋找細菌。
第三天則是介紹了肆虐印加王國的天花病毒,和孩子談論病毒與抗體、病毒是如何在人體內運作的。孩子也提出許多有趣的問題,像是如果宿主死了,病毒會怎麼樣?病毒會一直複製下去嗎?
第四天就是來看看培養皿上的細菌啦!最主要的幾個發現是,沒洗手比有洗手的還要多細菌,酒精消毒比肥皂水洗手的細菌多等等。在這之後,老師們和孩子介紹了病毒長什麼樣子、如何傳播的,也讓孩子運用自己到的知識來畫一張防疫海報。
威羲老師提到,其中有個孩子的培養皿特別驚人,而且是洗手之後比沒洗手還要多細菌,不只長滿了原本預定的那一格,還蔓延到其他格,「所以他第一天看的時候,他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他的培養皿特別多細菌。他自己想想,說啊我知道了,我沒有用肥皂洗。可是就算沒有用肥皂洗,那為什麼長滿了全部?」威羲老師說,後來大家跟他一起仔細推敲,發現原來他不只沒有用肥皂洗,也沒有擦乾手,因此給了培養皿更多水分,讓細菌可以蓬勃發展。
不過威羲老師也笑著說:「從此以後叫他去洗手,他超認真在洗。這個實驗真的很有趣,小孩看到這麼多細菌後,真的都很認真洗手。」
用知識安住自己的心
兩位老師都有觀察到,在營隊剛開始的時候,不少小孩感覺是緊張的,「新聞剛出來的時候正好是我們第一梯數想營,那個時候真的是草木皆兵,小孩來這邊開學典禮的時候,全部的小孩都戴口罩。」Apple老師說。
威羲老師也說,一開始的時候甚至會有小孩問老師為什麼不戴口罩上課,「數想營那時候很明顯,我們上個禮拜,第一天的時候我記得也是都有戴。」不過隨著課程的進行,可以感覺到孩子慢慢放鬆下來,就有孩子會覺得今天上課也許可以不用戴口罩。
「我自己覺得,在這個時間點辦這個梯,說老實話滿重要的。我們大人自己也因為備課而更了解。」威羲老師說,當自己很如實的去了解細菌、病毒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就會知道,啊,原來事情是這樣子的,那恐慌感就會降低許多。「小孩無法想像原來他的手有這麼多細菌欸!看到那個培養皿後,他們就真的就乖乖去洗手了,以前就是衝去然後就回來了,現在也會衝去,欸~怎麼還沒回來?喔~很認真在洗,這就有差別。」
Apple老師也笑著說,現在小孩不只洗手會很認真洗,排隊的時候也不會催促,因為會知道大家等下都需要那些時間才能把手真的洗乾淨。
除了知道怎麼生病,也要知道怎麼變健康
威羲老師說,在講完人是怎麼生病之後,下個梯隊講的是人要怎麼保持健康。除了可以吃健康的食物、多運動之外,「其中我們討論一個關鍵是,小孩都沒想到過,就是『開心』。你不開心就吃不下啊,什麼都不想做,然後又憂鬱,又睡不好,都不運動,也不照顧環境,就是集所有會讓你生病的事情於一身。但他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就是,開心還蠻重要的。」
就像防疫不一定要正襟危坐、或是恐慌焦慮,在「驚異大岐航」梯隊裡面,我們用生動的故事、課堂操作,讓孩子去思考「事情是怎麼一回事」。不論大人或小孩,我們都可以帶著求真的眼光去面對未知的挑戰,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不見得需要深陷害怕之中,而是可以從問題開始,踏上尋找解答的探索之路。
李庭芝/《人本教育札記》執行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2023工作報告_玩的教育學

【專題】雙語 ≠ 全英語!──政策錯在哪;老師如何教?

GiveMe5 我不打小孩 家庭動起來記者會

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台灣兒權向前行!我們可以!

快樂父母班

社會賢達共同支持教育轉型正義,小英總統蒞臨人本募款餐會
人本教育基金會年度募款餐會「聚賢會」今日(10/19)順利舉行。蔡英文前總統親臨現場,與陳建仁前副總統、立法院多位委員、教育與人權倡議者、藝術家、以及公民團體代表、各界及社會賢達,共同為「教育轉型正義 全民抗網保孩」等工作籌募資金,現場氣氛熱烈,昭示教育改革信念堅定,能量持續。
曲解數據,混淆政策改善,於教育不利。全教總不要只想著廢,總該有調查監督機制吧
每年接受校事會議調查的教師,僅占不到千分之六。這樣的比例在任何工作領域中,都難以被稱為「浮濫」,反而應視為制度運作下的常態監督,是確保專業與倫理的基本機制……

【座談會】血汗訓練是成就競技還是毀掉運動?─從師大事件與運動員田野調查談起
為深入了解台灣體育班制度下學生運動員的真實處境,人本教育基金會邀請16位曾為體育班學生,及一位現職體育班運動防護員進行焦點訪談。受訪者跨足棒球、足球、田徑、籃球等多項運動,年齡層自18歲至39歲,以呈現了體育班制度長年存在的系統性問題⋯⋯

強迫抽血惡師免解聘!?台師大血汗學分,教育部置身事外?
去年 11 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教授周台英被指控於國科會「建構新世代精準女性足球運動生心理、傷害及表現的智慧感測與衡鑑平台」研究計畫中,以畢業學分強迫學生擔任受試者進行抽血、試驗,並且將受試者費收走,甚至對不願配合的學生實施精神壓力與排擠行為。現經臺師大校園霸凌調查小組認定成立周師有七項霸凌行為屬實,對三成立,建議應予以解聘,並兩年不得再擔任教師⋯⋯

請新竹、花蓮縣府不要再漠視兒少安全運動教練不適任制度也需立即建立
兒少在運動訓練過程中,遭到身心暴力,性暴力的事件頻傳。人本近期,又接到兩件申訴案。顯示不論學校外聘運動教練還是民間館場,目前教練不適任制度,仍有巨大法規漏洞,也有執行端的怠惰與混亂⋯⋯

你們挺暴力,誰來挺小孩?!校方縣府聯手放水,我們要求依法處理
本會接獲家長投訴,去年(2024年)2月他們向雲林縣西螺國中申訴廖姓專任教師與蔡姓兼任教練嚴重體罰與霸凌羽球隊學生,校方和縣府疑似輕放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