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of 李慧貞
李慧貞

新竹分會主任

陪伴中輟生的心疼與怒氣

看著色彩繽紛的117期札記封面,那些年陪伴中輟生時的心疼與怒氣立刻湧了上來!

入職人本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推動『青少年活水工程』,廣邀社會大眾參與培訓,進入校園或協助警政司法系統陪伴青少年,而中輟生的追蹤輔導是重點工作項目之一。

推動活水工程的期間,我和志工們都深刻感受到中輟生並不是自願要離開學校的,而是被中輟的!那些因為家庭因素或因為其他因素導致學業不佳的學生,在只重視學業表現及高壓管控不在乎個別狀況的校園裡,他們找不到立足之地,只能選擇逃走。就像封面裡的主角一樣,中輟生茫然無助的站在路中間,不知道自己可以往哪裡去,即使風景如此繽紛熱鬧,他們不知道也不敢停下腳步去探索嘗試。但只要有大人聽他們說話,一起研究成長路上的各種可能與風景,陪他度過無助停頓的時刻,他們就機會找出想要方向並前進。

可是那幾年中輟生議題才被看見,即使教育部大力宣稱:要找回每個孩子!實情卻是:很多學校和家長認定中輟生等於壞學生,是糟糕的黑羊回校後會帶走很多白羊的。不少中輟生鼓起勇氣回到學校,面對的卻是充滿不信任的防堵政策,如:簽訂切結書保證不犯錯不中輟,再犯就轉學。中輟生回校後不能直接入班,要先在學務處、輔導室、總務處都待一週反省學習,用來確認他回學校的決心。或者成立由嚴厲的男老師擔任中輟班班導,希望透過強力管控降低中輟生對一般生的影響。這些防舉措都讓孩子極度挫敗,覺得自己完全被放棄了。

那樣的心疼與怒氣,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即使得『橫眉冷對千夫指』也甘願。

江思妤

江思妤 森林育主任

我們要給孩子什麼樣的
生命教育?

翻看人本教育札記的封面時,流淚的河馬一直停在我腦海裡,不僅是標題與畫面讓人印象深刻,還有一個原因是:今年7月底剛通過「動物展演管理辦法」,新聞報導花蓮遠雄海洋公園的海豚表演將在一年後落幕;從河馬掉在馬路上,到海豚不用旋轉跳躍,整整十年。巧的是,309期札記也有一篇採訪,指出遠雄海洋公園沒有能力照顧剛出生的海豚寶寶。

陳雅萍
陳雅萍 教育中心主任
「當媽媽」和「做自己」
不是選擇題!

「來人本之後,活得很好!」
我想,這是任何陪伴父母的人所能得到的最美好的回饋了。爸媽來人本上課,莫不是為了學會教養小孩的方法,但卻往往”一不小心”找回了本人。某一次父母百寶箱podcast與父母班小組長淑娟一起錄音,她說,「來人本」是她做得最對的一件事,我很好奇,在那之前她做過什麼?以至於對比出這個“對”⋯⋯

陳志遠
陳志遠 執行秘書
終止語言暴力,
需要我們大家的覺察

在我處理申訴的經驗中,發現語言暴力傷害的狀況被低估了。他們以為只有罵沒有打,就沒有傷害,如果不是天真,就是故意推托。有特教生,因為下課時在資源班訂正作業,來不及回班打掃,老師未查證下就痛罵他欺騙,要他逐一對十幾位同學鞠躬道歉,還把他趕到走廊上說要把他趕走,威脅說要叫阿嬤來把他帶走。事後,這位孩子焦慮、拒學、想起這個老師就怕到不敢上課,這麼明顯的狀況,難道不是身心受創?即使老師沒有直接體罰他。

蕭伊真

蕭伊真 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不聽話青少年的心內話

這期札記的特別企劃,訪問了幾位社運青少年,他們投入前衛深遠的議題,並堅信自己的行動能帶來改變。這些勇敢的少年人都有共同的難題:與父母溝通對話。看著年輕人試圖理解父母的保守性格如何受威權思想形塑,讓我想起被同學老師霸凌的阿日與阿新。

施宜昕
施宜昕 南部聯合辦公室主任
我想守護那個
令人有所嚮往的世界

大張白紙上寫著斗大的字「真相公開 狼師走開」,如果未親身經歷過,或許會以為舉著抗議字卡的人,是人本的人。但是,2017年9月21日那天,舉著布條的人,是學生。而一開始揭發學校處理問題的的人,是四位學生家長。

李昀修
李昀修 編輯部主編
抗網的行動,
讓我有機會重新看待教育

大概也是看到這期封面時,迷迷糊糊的感覺這半年確實做到了什麼。從2024年年初開始,札記進入「抗網保孩」的論述工作,雖然是論述,但採訪小孩、理解小孩以及家長的擔心,是必須做的功夫。一開始的時候這路線也走得懵懵懂懂,多數時刻是抱持著對於姪子、對於營隊中看到那些放不下3C,而遲遲無法投入眼下生活的小孩們的擔憂,希望能幫上點忙。

李慧貞

李慧貞 新竹辦公室主任

中輟生的轉彎路

看著色彩繽紛的117期札記封面,那些年陪伴中輟生時的心疼與怒氣立刻湧了上來!入職人本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推動『青少年活水工程』,廣邀社會大眾參與培訓,進入校園或協助警政司法系統陪伴青少年,而中輟生的追蹤輔導是重點工作項目之一。推動活水工程的期間,我和志工們都深刻感受到中輟生並不是自願要離開學校的,而是被中輟的!

江思妤
陳雅萍
陳志遠
蕭伊真
施宜昕
李昀修
李慧貞
往前
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