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思妤

江思妤 森林育主任

我們要給孩子什麼樣的
生命教育?

翻看人本教育札記的封面時,流淚的河馬一直停在我腦海裡,不僅是標題與畫面讓人印象深刻,還有一個原因是:今年7月底剛通過「動物展演管理辦法」,新聞報導花蓮遠雄海洋公園的海豚表演將在一年後落幕;從河馬掉在馬路上,到海豚不用旋轉跳躍,整整十年。巧的是,309期札記也有一篇採訪,指出遠雄海洋公園沒有能力照顧剛出生的海豚寶寶。

陳雅萍
陳雅萍 教育中心主任
「當媽媽」和「做自己」
不是選擇題!

「來人本之後,活得很好!」
我想,這是任何陪伴父母的人所能得到的最美好的回饋了。爸媽來人本上課,莫不是為了學會教養小孩的方法,但卻往往”一不小心”找回了本人。某一次父母百寶箱podcast與父母班小組長淑娟一起錄音,她說,「來人本」是她做得最對的一件事,我很好奇,在那之前她做過什麼?以至於對比出這個“對”⋯⋯

陳志遠
陳志遠 執行秘書
終止語言暴力,
需要我們大家的覺察

在我處理申訴的經驗中,發現語言暴力傷害的狀況被低估了。他們以為只有罵沒有打,就沒有傷害,如果不是天真,就是故意推托。有特教生,因為下課時在資源班訂正作業,來不及回班打掃,老師未查證下就痛罵他欺騙,要他逐一對十幾位同學鞠躬道歉,還把他趕到走廊上說要把他趕走,威脅說要叫阿嬤來把他帶走。事後,這位孩子焦慮、拒學、想起這個老師就怕到不敢上課,這麼明顯的狀況,難道不是身心受創?即使老師沒有直接體罰他。

蕭伊真

蕭伊真 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不聽話青少年的心內話

這期札記的特別企劃,訪問了幾位社運青少年,他們投入前衛深遠的議題,並堅信自己的行動能帶來改變。這些勇敢的少年人都有共同的難題:與父母溝通對話。看著年輕人試圖理解父母的保守性格如何受威權思想形塑,讓我想起被同學老師霸凌的阿日與阿新。

施宜昕
施宜昕 南部聯合辦公室主任
我想守護那個
令人有所嚮往的世界

大張白紙上寫著斗大的字「真相公開 狼師走開」,如果未親身經歷過,或許會以為舉著抗議字卡的人,是人本的人。但是,2017年9月21日那天,舉著布條的人,是學生。而一開始揭發學校處理問題的的人,是四位學生家長。

李昀修
李昀修 編輯部主編
抗網的行動,
讓我有機會重新看待教育

大概也是看到這期封面時,迷迷糊糊的感覺這半年確實做到了什麼。從2024年年初開始,札記進入「抗網保孩」的論述工作,雖然是論述,但採訪小孩、理解小孩以及家長的擔心,是必須做的功夫。一開始的時候這路線也走得懵懵懂懂,多數時刻是抱持著對於姪子、對於營隊中看到那些放不下3C,而遲遲無法投入眼下生活的小孩們的擔憂,希望能幫上點忙。

李慧貞

李慧貞 新竹辦公室主任

中輟生的轉彎路

看著色彩繽紛的117期札記封面,那些年陪伴中輟生時的心疼與怒氣立刻湧了上來!入職人本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推動『青少年活水工程』,廣邀社會大眾參與培訓,進入校園或協助警政司法系統陪伴青少年,而中輟生的追蹤輔導是重點工作項目之一。推動活水工程的期間,我和志工們都深刻感受到中輟生並不是自願要離開學校的,而是被中輟的!

江思妤
陳雅萍
陳志遠
蕭伊真
施宜昕
李昀修
李慧貞
往前
往後

申訴案統計

向大家報告

擴大調查、併案調查

根據20年來處理無數校園狼師的經驗–狼師幾乎是累犯。但個人的力量有限,若能透過公權力進行擴大調查,就有機會對狼師徹底究責,同時也有機會接住更多躲在暗處的受害者⋯⋯

纏鬥十多年的戲曲學校

基金會處理戲曲學院相關案例多年,終於在今年3月有了一個重大的進展,解聘了兩位狼師⋯⋯

得來不易的解聘

台中黃姓狼師案、台中幼兒園胡師兒虐案

需要大家關注

教師專業倫理

建置中
金瓜石山城
鄭自才

擁有空間設計的歷練,加上素描的基礎,在畫布上揮灑自如。認為藝術家的養分及靈感來自他們所生活的土地,創作不能離開所生活的土地。每週二次,上山下海寫生,經年累月風雨無阻。鄭自才的作品畫風狂熱,顏彩豐富、鮮豔,畫布上揮灑滿溢對台灣的感情。

鄭自才《金瓜石山城》
威尼斯風景
張義雄

1914年生於嘉義,十歲時在嘉義市中央噴水池邊遇見陳澄波寫生,受其啟蒙,立志成為畫家。個性桀驁的張義雄,從小喜歡與毒蛇、蜈蚣、鬥雞等寵物為伍,被美術學校拒於門外的他,帶著吉他、魔術道具與心愛的小動物走江湖,而為了實現畫家夢,半世紀都在與貧窮作戰。從台灣到日本,六十七歲如願到巴黎,沈鬱的黑色線條化為明朗的白色塊,有個性的靜物、風景、小人物,是張義雄笑淚人生的真情世界裡,真實活過的浪跡。

張義雄《威尼斯風景》
來自大地的祝福
來自大地的祝福
伊誕·巴瓦瓦隆

出身於屏東排灣族達瓦蘭部落。莫拉克風災後,在族人被迫遷至山下,耆老一句直率話:「Salulum a vali igade.」(在山上的風很香),促使伊誕發展出新的藝術表現風格「紋砌刻畫」系列作品,開啓與延伸族人的美藝概念。伊誕認為人類離自然大地越遠時,越會回想與尋找來自它的美麗和給人純真的價值。

伊誕·巴瓦瓦隆《來自大地的祝福4》
金瓜石山城
威尼斯風景
來自大地的祝福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