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營裡的備課營養素| 人本教育札記

人本基金會的教師素養營,是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著重的素養為老師們準備的營隊,我是其中一個講師,跟幾個個性鮮明、很有主體性的資深老師一起負責生活課。
每次約素養營備課時間,要討論生活教案時,我就陷入矛盾之中。白天要忙碌工作(對,我另有『正職』),下班後我真想過自己的生活,但是備課討論時那些不一樣的火花,又讓我好期待。就這樣,在矛盾中,我一次又一次進行著、匍匐前進著,備著素養。
生活課每一次的備課都不輕鬆,都要真槍實彈面對自己對議題的看法、當下的反應,挑戰著對各種問題的認識和面對自己的框架。
例如講髒話那場討論,挑戰著沒罵過髒話、沒什麼犯錯經驗的大家。擺在大家眼前的現實是,髒話存在人類社會如此久遠,一定有其必要存在的原因,如果無法理解小孩罵髒話背後的原因和「爽快」的心情,單單只靠著「不可以說髒話」的命令句,有用嗎?
於是,備課討論被問道:「妳罵過髒話嗎?」…大家靜默想著,而我興奮著。來自中下階級的我,從小生活中,食、衣、住、行、髒話…是必備元素,一不小心順位還會往前排,還沒吃飯先吃到髒話。然而誰會懂得這種從小覺得自己髒,自己家庭低下的卑微感?又到底是怎麼在我身上「教育」出來的呢?如今,在生活課的備課討論中,終於讓會講髒話、浸泡在講髒話文化中的長年羞愧感,有含冤得雪的解脫:「這一刻,講髒話也能出頭天」,因為我比較能理解講髒話是怎麼回事,也許比較能幫助某些小孩。而跟小孩談話的重點會擺在「不是我不會講,而是我為什麼選擇不常掛在嘴邊講。」
素養營備課是團隊夥伴間對話,也打開一個自己和教師自我對話空間,這個空間有方向的前進著:如何照顧老師又同時能讓老師想。想什麼呢?我在討論偷竊那幾次,想的是「犯錯真的有價值嗎?」「我心裡住著的那個小警總什麼時候會出來?我要如何好好的把它安在某個角落?」「完美老師形象是不是一直困著我?我可以不要嗎?」…
我好幾次搞錯大堂和小組討論的題目,幸好大家容錯度和彈性調整討論順序能力都很好。這群朋友在過程中彼此支持提醒著往前走,重要的是信任和坦誠的關係,還有被視為一個可以實現自己潛能的人,而不只是執行某項教育/行政的工具人,這個人本精神在備課過程中更是活生生體現著,我想,這就是素養營裡的關鍵營養素吧。
我認為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師培重點並非那些條列的指標和學習內容,可以拿到教師證的老師對於這些指標和學習內容的解讀能力並不會太差,可惜的是各種課綱的大規模研習中卻花很多資源和時間在宣講那些說明文,如果各個領域輔導團可以針對老師的現場困難設計有價值的「關鍵提問」,引發老師思考和自我對話,讓老師們吸收到素養營裡的營養素,那就真的會更有素養了。
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為人父母/教師的您,是否正在追尋答案?進步的源頭,來自不斷的思索與釐清。《人本教育札記》多次榮獲金鼎獎、金蝶獎的肯定!國內第一本為家長及關心教育者所編寫的專業教育月刊,提供您看教育的不同角度。每個月都陪您,一步一步向前,充實自己。
- 本期特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