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渾沌的模樣──莊子想說些什麼


理念教育研討會上,小何老師帶來了森小孩子們在關於莊子思想的課堂中非常精采的討論。然而課程依然未完,在研討會結束後的語文課裡究竟還教了什麼?還談了什麼?想必會是讀者心中一個未完的問題。
於是編輯部追尋著莊子的足跡,來到了森林小學。想起課程的情形,小何老師止不住讚賞的笑容─
小編:在討論了渾沌的樣子之後,接下來討論什麼呢?
小何老師:研討會後我們就再走一遍,請小孩想渾沌長怎麼樣子?我自己想橢圓形,但小孩想的是雪人的形狀。他們說因為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倏跟忽應該會想把它捏成人的樣子。因為倏跟忽是直接鑿七竅嘛,可見它有地方讓它們覺得可以鑿七竅。
那我問為什麼要用鑿的?鑿是什麼?後來說是鑽,而且要鑽透,那為什麼用鑿不用畫的?
小孩說因為要有暴力。就是鑿的時候比較暴力,他們覺得透過這個字要顯示那個暴力。
小編:小孩說選鑿是為了凸顯暴力,是因為渾沌死?
小何老師:對啊,可是關於渾沌怎麼死,他們覺得不是七孔流血死。小孩很厲害,說因為它是神不是人,應該不是這樣死的。再問為什麼,他們說應該是接受太多訊息死掉。
異化的知識是很難的部分,因為小孩對莊子是一片空白,我覺得他們能講出是因為接受太多資訊死我就覺得好厲害,因為有了七孔就會吸收太多的訊息。我問為什麼?他們說因為沒有七孔就在自己的想像中,渾沌其實有很多的想像在自己的世界裡。我說:「對,很像小寶寶,小孩都不太感覺到別人,小小孩其實相對來講是一種混沌的狀態。」這個他們蠻可以體會,就是旁若無人,滿腦子自己的想法。
我自己讀或跟史老師討論時,莊子其實在前面篇幅講各種的知識,提出很多自然界的例子,我覺得莊子有在思考知識這件事。小孩其實已經抓到大概渾沌是很有想像力的,後來因接受了大量資訊式的知識受不了了,就死掉了。
小編:其實他們已經區分出渾沌內側的知識跟外界的知識是不同的?
小何老師:對,小孩有抓到這個,很厲害。關於異化的知識比較多是我跟他們談,開始談一點說為甚麼莊子那時代會這樣想?對立面是什麼?我有補充當時是很多階級的時代,大概說了孔子的主張,比如禮樂就是諸侯要奏什麼樂士大夫要奏什麼樂,非常的嚴謹。
後來小孩聽完後我問他們莊子到底反對甚麼?有個小孩說莊子在反對體制。我猜小孩可能是朦朧的感覺,隱隱覺得可能在反對體制。
我說對,莊子在提一個想法。那我再問說莊子有沒有反對知識?小孩覺得應該沒有,因為他如果反對知識的話應該不會寫這東西,如果他反對的話乾脆不要寫嘛。小孩覺得莊子之所以寫,是在提另一種知識。可是這另一種,就不太容易繼續往下講。
小編:妳覺得異化的知識是什麼?
小何老師:異化是跟自己疏離,那知識如果遠離自己的感覺,把別人的學說平移當自己的想法,就是一種異化,包含人本的學說也是。佛洛姆說怎樣我就這樣,沒有重新想沒有思考中間的邏輯,那就是異化啊。知識跟自己的感覺是遠離的,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跟論證。
所以,鍾理和也是。你說他是鄉土文學作家,他是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才成為這個?你去看就發現他成為鄉土作家的過程滿委屈的。
他講阿煌叔的故事,在日本時代是工頭,很帥,女生都喜歡他。可是再次看到阿煌叔的時候阿煌叔已經躺在床上,家裡都是糞便,整個生活都潰散。你仔細看,他寫得很隱晦,只說在高雄好像經歷了什麼事,那就是二二八事件。早期他非常直接,寫白薯的悲哀,說台灣人在中國像白色的番薯,處境很困難。而且他弟弟鍾和鳴就是二二八事件後,在《光明報》事件中被槍斃的,這些都讓你覺得他後來只寫這些,很奇怪啊。
他的日記都寫得很隱諱,某一天他就只寫了「和鳴死」,就在那一天,其他他都沒辦法寫,他的感覺什麼都沒有寫。
所以剛剛講異化,其實你要對原典做更深的探究,我們老師自己讀也是。你不能腦補,作者沒講的你講了,或講得太誇張,這也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就是想去很深的理解說作者想表達什麼?什麼沒寫?或是這筆法有什麼厲害。比如莊子其實很後面才告訴你渾沌的長相,這其實就是莊子的筆法。
李昀修/人本教育札記執行編輯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354期
- 相關文章推薦


2023工作報告_玩的教育學

【專題】雙語 ≠ 全英語!──政策錯在哪;老師如何教?

GiveMe5 我不打小孩 家庭動起來記者會

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台灣兒權向前行!我們可以!

快樂父母班
- 最新文章

社會賢達共同支持教育轉型正義,小英總統蒞臨人本募款餐會
人本教育基金會年度募款餐會「聚賢會」今日(10/19)順利舉行。蔡英文前總統親臨現場,與陳建仁前副總統、立法院多位委員、教育與人權倡議者、藝術家、以及公民團體代表、各界及社會賢達,共同為「教育轉型正義 全民抗網保孩」等工作籌募資金,現場氣氛熱烈,昭示教育改革信念堅定,能量持續。
曲解數據,混淆政策改善,於教育不利。全教總不要只想著廢,總該有調查監督機制吧
每年接受校事會議調查的教師,僅占不到千分之六。這樣的比例在任何工作領域中,都難以被稱為「浮濫」,反而應視為制度運作下的常態監督,是確保專業與倫理的基本機制……

【座談會】血汗訓練是成就競技還是毀掉運動?─從師大事件與運動員田野調查談起
為深入了解台灣體育班制度下學生運動員的真實處境,人本教育基金會邀請16位曾為體育班學生,及一位現職體育班運動防護員進行焦點訪談。受訪者跨足棒球、足球、田徑、籃球等多項運動,年齡層自18歲至39歲,以呈現了體育班制度長年存在的系統性問題⋯⋯

強迫抽血惡師免解聘!?台師大血汗學分,教育部置身事外?
去年 11 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教授周台英被指控於國科會「建構新世代精準女性足球運動生心理、傷害及表現的智慧感測與衡鑑平台」研究計畫中,以畢業學分強迫學生擔任受試者進行抽血、試驗,並且將受試者費收走,甚至對不願配合的學生實施精神壓力與排擠行為。現經臺師大校園霸凌調查小組認定成立周師有七項霸凌行為屬實,對三成立,建議應予以解聘,並兩年不得再擔任教師⋯⋯

請新竹、花蓮縣府不要再漠視兒少安全運動教練不適任制度也需立即建立
兒少在運動訓練過程中,遭到身心暴力,性暴力的事件頻傳。人本近期,又接到兩件申訴案。顯示不論學校外聘運動教練還是民間館場,目前教練不適任制度,仍有巨大法規漏洞,也有執行端的怠惰與混亂⋯⋯

你們挺暴力,誰來挺小孩?!校方縣府聯手放水,我們要求依法處理
本會接獲家長投訴,去年(2024年)2月他們向雲林縣西螺國中申訴廖姓專任教師與蔡姓兼任教練嚴重體罰與霸凌羽球隊學生,校方和縣府疑似輕放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