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青少年基地】愛罵人的家典


當帶孩子來參觀的家長小聲的問我:「我的小孩會和那個講髒話的學生一起上課嗎?」。我再次被提醒,基地的孩子(以及許許多多的青少年)如何因為自己的外在行為被人們貼上標籤,劃入另一個世界。
面對這個把孩子劃分出去的家長,我選擇直接且老實的說:我們不會隔離孩子,如果他們選同樣的課程就會一起上課;另外,我們雖然不認同孩子說髒話,但我們也不會強硬制止或處罰。或許這樣的直接──沒有和家長一起批判孩子的行為,沒有為孩子的行為跟家長道歉,沒有跟他保證他的孩子會「安全且不受污染」──家長禮貌性的點頭表示明白之後,也就沒有再來了。
三重青少年基地開館十三年,提供三重、蘆洲、新莊的弱勢國、高中生免費課後學習課程:英文、數學、自然、歷史地理大發現、閱讀與寫作、美術、鋼琴、吉它、熱舞、戲劇…以及免費的晚餐、活動、照顧與陪伴。聽到我們有這麼豐富多元的免費服務,人們總會問起:「那你們如何篩選小孩?」。我們的回答一直都是:我們不主動篩選,會留下來的都是有需要的孩子。但還有一個回答我們沒有說出來──基地的文化會讓需要的小孩留下。
那一天,參觀的家長離開後,我跟講髒話的家典說:雖然你講髒話、罵人這件事讓我很困擾,但某些家長因此不讓他的孩子來基地,也不算是壞事。家典笑笑的說:「機車啦。」經過這麼多年,我們都知道,家典笑笑的說機車,意思就是「我知道了。」「好。」「沒問題。」「可以。」
家典不是唯一一個會在基地講髒話的孩子,但他是最介意自己講髒話的人。這麼多年來,「孩子講髒話」一直不是基地的問題,幾乎所有的孩子來基地半年或一年後,就不會拿「幹」當口頭禪,原因也很簡單,基地的大人不強迫、不命令、不指責、不羞辱、不欺負孩子,總是自然而然地說請、謝謝、對不起⋯在這樣的氛圍裡,「幹」就顯得非常突兀而奇怪。前幾年有兩個孩子,家裡的大人們總是三字經掛在嘴邊,孩子和我們講話,一興奮起來口頭禪就會出現,我們請他把那些問候爸爸媽媽的話取消掉再講一遍,孩子試著做,然後說;我不會講了。我們相視大笑。但後來孩子還是努力練習在我們面前儘量減少三字經。
孩子們講髒話,我們有時提醒、有時談髒話的意思、有時教他練習用「我不喜歡」「你走開」「我沒有」「不是這樣的」這些真正的意思來替換掉「幹」「白痴」「腦袋有洞」等難聽話,有時就是和孩子們聊他的壓力與困擾,協助他處理生活上的不如意。這些作法,都可以幫到講髒話的孩子,唯獨幫不到家典。
家典剛來基地時不是在看書就是在睡覺,不說話,不與人互動,助教們和工作人員時總是要主動噓寒問暖、逗他開心、努力觀察他然後在他有需要時主動提供協助,讓他明白,我們是一群很在乎他,很想認識他的大人。後來家典開始與人互動,大人講錯話猜錯他的意思會被他打手臂,大人猜對他的需求,互動得很開心,還是被打手臂。當時,為了珍惜這個難能可貴的交流,我們沒有和家典談打人這個困難的問題,總是先由著他,幾個常被打的大人們就互相鼓勵、打氣,有幾次家典力道沒有掌握好,打得太用力,大人難受了,家典就退回去,好幾天睡覺、不講話。然後,有一天,家典忽然間話就多了,會說家裡的事,會評論同學的行為,會和大家一起聊天,但總是把「我不行」「我不可能」「我一定會輸」「我很爛」掛在嘴上。家典開口說話後,打人的情形就少了許多,偶爾家典忘情又動手打人時,我們跟他說:很痛 。家典還是會躲起來一下下,之後總會再跑來示好。當時我們都想:還好家典只會打大人,我們因此有充份的機會慢慢陪他認識人、認識世界。
升上高中的家典開始很愛罵人也很會罵人,任何一點不如意,都可以讓他咒罵好一陣子,而且遷怒到學弟、學妹身上。我們之間的衝突立即升高。家典覺得我們護短,不公正,我們覺得家典應該長大了,怎麼會這麼不識大體,強欺弱大欺小。我們試著跟家典談他那一陣子的困擾:升上高中要適應新環境有許多不安、家裡爸媽和哥哥衝突不斷他不知道怎麼辦…家典可以說事件,但就是沒辦法說委屈,最後結論總是「我很廢」「我沒救了」「大家一起GG吧」,看到他又開始自我放棄、逃避問題,有一段時間工作人員都不想理家典,家典在基地話越來越少,除了罵人他也幾乎不說話了─除非是和基地的老助教,地瓜、佳琦、雅婷說。
助教們陪新小孩讀書寫功課時,家典跑去找助教,助教就讓家典在旁邊睡覺,或請家典幫忙找筆找紙,幫忙算題目寫答案…家典說學弟妹笨,助教就事後安慰學弟妹,澄清事實。助教緩下來,我們也跟著緩下來。然後我們才發現,家典一點都不喜歡自己罵人的樣子,但他無法控制自己,也因此,當我們說他罵人是欺負弱小時,家典比誰都介意,也因為太介意,他就乾脆自我放棄,繼續罵個徹底。
特別的是,基地的孩子們雖然覺得家典兇,但沒有人真的討厭他。新孩子說:「他就是這樣,不要理他就好。」「他也有沒有罵人的時候。」「他還是會陪我玩遊戲。」舊生說:「他罵完就沒事了,不要跟他計較。」「他就是比較不會說話啦。」
經過一年的折衝,家典罵人的狀況少了許多,現在我們可以沒有負擔的直接談這個事,家典也有能力面對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學弟妹們現在也是他的玩伴,家典的世界又往外擴大一些。一直以來,人們或許以為是工作人員在基地協助孩子成長、轉變,帶孩子認識世界,認識自己。但事實上是整個基地的人──工作人員、助教、以及所有的孩子,尤其是助教與孩子們真誠且無私的包容,彼此協助、支持、互相照顧,基地才能成為真正的青少年基地。
江思妤/人本教育基金會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
- 相關文章推薦


2023工作報告_玩的教育學

【專題】雙語 ≠ 全英語!──政策錯在哪;老師如何教?

GiveMe5 我不打小孩 家庭動起來記者會

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台灣兒權向前行!我們可以!

快樂父母班
- 最新文章

你們挺暴力,誰來挺小孩?!校方縣府聯手放水,我們要求依法處理
本會接獲家長投訴,去年(2024年)2月他們向雲林縣西螺國中申訴廖姓專任教師與蔡姓兼任教練嚴重體罰與霸凌羽球隊學生,校方和縣府疑似輕放處理……

客家電視台送學生入狼口?!文化部應建立機制,勿使藝術文化成為性平死角
2023年6月,李菄峻(原名李文勳)性侵學生案曝光;2024年3月遭戲曲學院終身解聘。然而,他竟仍參與客家電視台節目編排,甚至讓戲曲學院學生在不知情下前往其住處排練……

需要徹底的轉型正義,才能阻擋戲曲學院的悲劇
戲曲學院多起身心暴力,性暴力的案件,尤其是李菄峻歷年多次性侵學生案,經監察院調查屬實,並提出糾正。本會認為,本案的處理,需要校園轉型正義……

體育暴力層出不窮,運動部能為孩子把關嗎?
體育和運動訓練中的暴力不但頻繁發生,且相比其他教師不當管教行為,往往更加嚴重。學校的漠視、主管機關的不重視,形成一種學生運動員在受不到保護的情形下進而認同、甚至複製暴力,使得傷害一再持續發生的循環……

學校連三罪行:吃案、沒收不適任、強逼轉學!市府缺席!人民無奈?
本會接獲家長檢舉臺中市大安區國小王姓總務主任霸凌學生、將學生鎖在儲藏室內、逼迫學生轉學,家長向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均遭敷衍回應,容許學校拖延長達兩個月才啟動調查。今調查結果出爐,調查報告竟認定王姓總務主任的行為不成立霸凌……

面對困難 學輔效能才有機會進一步提升
台灣近年學生自殺、自傷人數不斷攀升,在上一次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時,來台的國際專家特別指出「自殺率上升並非歸因於兒少個人議題,而是導致心理不健康更廣泛的結構性議題,包括學業壓力、霸凌及不當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