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人友會訊第5期
執行長的話
前一陣子收到一位捐款人給基金會的信:
我小學時期也參加過幾次人本教育基金會的營隊與活動,到現在已成為人母,
童年參與人本活動的經歷到現在仍是我很寶貴的人生體驗。
人本多次為社會弱勢發聲,
為受到傷害的孩子爭公道幫助他們能再次面對自己的人生重新出發,
無論成功與否對受害者而言, 有人願意傾聽甚至相信他們,都能帶給他們力量。
期待人本基金會持續發展,將光帶到更多黑暗的角落。
看到回饋,心裡的感覺常是,我們應該要努力做更多更好。如果我們已經有三分的影響力,我們要衝成五分、十分。這不只是我們「愛做的」,也是支持者透過捐款,期許為台灣社會帶來的力量。
疫情影響,全世界都面臨強大的未知,以及未知帶來的衝擊與恐懼。我們學會的是,一點一滴尋找與確認,我們可以照顧控制的範圍。譬如,一聽到無症狀感染,難免有未知的恐懼,但我們可以戴好口罩充分洗手來得到一點「已知的控制」。就像這樣。這其實也是教育的核心。孩子(人)代表的是不可測、還未知的潛能,教育者不全知一切,甚至未知的多太多;為什麼他會接不上、為什麼他會在那句話後生氣、為什麼他會弄混1/2+1/3、為什麼他會用氣炸鍋炸口罩(誤)、……。於是教育工作是在未知中,設法讓自己多理解、多掌握、多實踐。
然而疫情的衝擊,也衝撞了我們的工作。除了活動無法如期舉行,使得運作經費減少,捐款也在減少,甚至已經連兩個月,三重青少年基地沒有收到專案捐款。畢竟面對未知,人們的行為必趨保守。但是,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努力與影響力,是這未知的社會發展中,最可以被肯定的。我們不會放任小孩在暴力中受害;我們不會在疫情中就視不適任教師於不見;我們還積極推動如何不依賴打罵的教養方法;我們立刻跟留佩萱博士合作公益講座提供人心的出路;我們還持續遊說政府部門與國會支持「全面調查機構內兒童受性侵的方案」;我們每天都還在處理申訴案讓教育現場學會教育;我們還在修補法律的漏洞要讓虐待幼兒的幼教人員不再有機會為害……。
就像台灣政府、台灣社會一時一刻沒有放鬆地防疫,我們也一時一刻沒有放鬆的在疫情中努力使人活得更有尊嚴。這些,絕對可以肯定,已知,人本不會放過自己,會加倍努力教育改革。
然而我們需要您的協助。我們需要大家來肯定這些已知,這樣我們可以防禦更多未知的衝擊。請您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人本。或邀請朋友來加入定期定額捐款。無論額度,這些支持,都是寶貴的光。如同前面捐款者來信提到,『期待人本基金會持續發展,將光帶到更多黑暗的角落』。而您的支持,將使我們擁有,更多的光。
工作報告
430 國際不打小孩日

腦科學告訴我們:大腦會被體罰「打壞」,為此我們戒慎恐懼的成為父母,但又苦於每一個電光石火的瞬間。網頁上我們提供了正向管教三法寶,或是與孩子溝通的四個小訣竅。另外也準備了「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抽獎活動,邀請您試試在今年的4月30日國際不打小孩日,不打小孩,至少在這一天不打,也許你會發現,未來的每一天都不需要打。
工作報告
數想故事屋──善化國小

申訴現場
那一天,我竟出口大罵了

工作報告.三重基地
陪青少年讀書

數學想想.支點計畫
送數學想想到偏鄉~宜蘭士敏國小
人本人
南部聯合辦公室的秀妃

430 國際不打小孩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