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誰才是校園的主體?學生的角色,是能驗證民主自由的代表

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誰才是校園的主體?校園中的早自修與第八節等非學習節數問題,是今年大家討論的重點之一。而有多少學校真的重視教育部的法規、聽見學生的聲音。或許你認為這些事情不是這個年代校園中所應該存在的,以上卻都是真真實實學生遭遇的現況。我期許未來不要再有更多的孩子受到傷害、走過我們走來的冤望路。

Continue Reading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誰才是校園的主體?學生的角色,是能驗證民主自由的代表

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主管機關都說會去了解、會要求學校改善,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

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主管機關都說會去了解、會要求學校改善,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每當我們仍然期待著主管機關做出改變時,卻常常都只收到「查無不法」、「已輔導校方改善」等搪塞的話語。而在我們實際與案件陳情人了解案件後續發展時,我們收到的回報也都是沒有改善,校方依舊我行我素,持續侵害學生的權利益。

Continue Reading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主管機關都說會去了解、會要求學校改善,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

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參與過地方及中央兒少代表,才發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在每個世代循環

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參與過地方及中央兒少代表,才發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在每個世代循環。身邊同學幾乎對「教學正常化」一詞沒聽聞,我也是參與過地方及中央兒少代表、學生會長等管道,才發現各式各樣的問題(體罰、過長的上課時間、能力分班…)在每個世代循環。那些我們所說的「教育主體」(學生),新任和舊任每年交替,知識點都在歸零。

Continue Reading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參與過地方及中央兒少代表,才發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在每個世代循環

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希望學校把我們當學生看,而不是他們拿來訓斥、炫耀的工具

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希望學校把我們當學生看,而不是他們拿來訓斥、炫耀的工具!看似民主進步的現在,不分公私立的學校依舊有威權存在,沒有一個學生應該在學校受到威脅、不平等的對待。學生進了校門沒有了人權,學校那扇門只是把學生集中關起來威權訓練的,教育改革、教學正常化喊了這麼多年,我們只是希望學校把我們當學生看。

Continue Reading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希望學校把我們當學生看,而不是他們拿來訓斥、炫耀的工具

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校園違反規定的情況屢見不鮮,身為學生的我們別無選擇

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校園違反規定的情況屢見不鮮,身為學生的我們別無選擇。舉幾乎每所學校都有的第八節輔導課為例。從最基本的規定:「第八節輔導課不能上進度」到「學生可自由選擇參加」,我們都可以發現違反規定的情況屢見不鮮,並且「普遍地」發生在每一所學校。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要勇敢做出決定,但事實上,學生別無選擇。

Continue Reading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校園違反規定的情況屢見不鮮,身為學生的我們別無選擇

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因招生、升學榜單,學生逐漸變成一部部考試機器

國中小教學正常化發布已多年,仍有許多不合理的事件充斥在校園內。原是讓學生多元學習的場域,卻因招生,升學榜單等等,讓學生逐漸變成一部部考試機器。而在教學正常化實施要點未包括的高級中等學校,輔導課上正課,普遍學生已是「習以為常」,甚至出現「周六班」、「課後精進班」、「閱讀社」,再延長學生在校時間。

Continue Reading視不正常為日常的教育現場:因招生、升學榜單,學生逐漸變成一部部考試機器

已經滑到最底端了

嗯......頁面加載好像出了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