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抗疫,天經地義?其實,有人為此賠上一生(上)

洗手1
文︱改寫自《家裡的森林小學》
 

#多洗手抗疾病  #洗手怎麼變成醫學常識的?

洗手這種事,有什麼可思考的呢?

在人本出版的《家裡的森林小學》有聲書中,有這麼一則故事。

對Semmelweis和Lister來說,「洗手」這件事耗去了他們的一生。他們兩個只相差幾歲,但Semmelweis是歐洲的匈牙利人,Lister是大布列顛島上的英國人,所以從來沒有見過面,彼此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對方;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卻各自為「洗手」奮鬥了一輩子。

1837年,Semmelweis到維也納學醫,後來成為婦產科醫師。當時婦產科最頭痛的問題,就是產褥熱:媽媽生產後常常莫名其妙的發高燒,過沒幾天就死了。就拿維也納綜合醫院來說,一棟產房裡,一年大概要接生3500個小孩,其中就有將近800個媽媽因為產褥熱而死!但同一家醫院的另一棟產房,也是每年有3500位媽媽生產,卻只有50、60位會得產褥熱。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Semmelweis開始思考。後來他注意到:在第一棟產房裡,接生由醫師負責,而第二棟病房裡,接生的通常是產婆或護士。他猜想:醫師常常動手解剖、研究病死的屍體,難免把病死者身上的某些東西傳到產婦身上,可能就導致產褥熱;產婆很少接觸屍體,反而沒這個問題。

你可能會覺得,這不是很明顯的事嗎?Semmelweis還在那兒猜!但在當年,連細菌都還沒被發現,「感染」的概念自然也還沒建立,也就不會有人把產褥熱和醫師們接觸過的屍體聯想起來。就連Semmelweis也不敢確定自己的猜想對不對,直到1848年,有一位醫師解剖的時候不小心割傷了手,結果竟然出現產褥熱的症狀,而且很快就死了,Semmelweis終於下定決心,請大家在接生以前,用氯水洗手。在Semmelweis的要求之下,一年下來,第一棟產房得產褥熱的人數,居然從七八百人下降到比第二棟產房還低。

但幾乎沒有人認為這是Semmelweis的功勞,反而認為他胡說八道。而這個發現竟是他悲劇人生的開始…

#為什麼Semmelweis的說法沒被接受?

#關鍵不在他有沒有救到人

#答案請聽錄音檔

分享文章

本文出自《家裡的森林小學》

更多《家裡的森林小學》請看

社會賢達共同支持教育轉型正義,小英總統蒞臨人本募款餐會

人本教育基金會年度募款餐會「聚賢會」今日(10/19)順利舉行。蔡英文前總統親臨現場,與陳建仁前副總統、立法院多位委員、教育與人權倡議者、藝術家、以及公民團體代表、各界及社會賢達,共同為「教育轉型正義 全民抗網保孩」等工作籌募資金,現場氣氛熱烈,昭示教育改革信念堅定,能量持續。

強迫抽血惡師免解聘!?台師大血汗學分,教育部置身事外?

去年 11 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教授周台英被指控於國科會「建構新世代精準女性足球運動生心理、傷害及表現的智慧感測與衡鑑平台」研究計畫中,以畢業學分強迫學生擔任受試者進行抽血、試驗,並且將受試者費收走,甚至對不願配合的學生實施精神壓力與排擠行為。現經臺師大校園霸凌調查小組認定成立周師有七項霸凌行為屬實,對三成立,建議應予以解聘,並兩年不得再擔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