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上學去,爸媽可以怎麼做?

文︱吳麗芬   攝影︱編輯部
 
每年九月一開學,我都看著原本天真活潑、期待上學的小一孩子,眉宇之間逐漸增加沉重感,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會聽到他們說「不想上學」—發生了什麼事?通常是被罰、考試沒考好、怕老師,還有一些說不出的緊張,總之,不快樂!而爸爸媽媽往往也很緊張,對孩子的重複叮嚀往往演變成嘮叨碎念,卻對孩子沒什麼幫助;課業問題則交給安親班處理,卻顧不得孩子的學習動機;碰到老師的問題更是只好自認倒楣,只希望孩子能忍耐得住。結果,孩子上學去,全家好像陷入另一個奇怪的世界,不快樂的事愈來愈多。
 

與孩子一起確認上學的意義

爸媽其實只要顧好三件事,就能幫助孩子快樂上學。首先是確認上學的意義—暑假幫孩子上幼小銜接課時,討論為什麼要上學,孩子們會說上學才會變聰明,當然也有人說將來才會有工作,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上學要學三件事:認字、算術、用頭腦(註一)。孩子們都很厲害,說認字就可以自己看懂故事書,比較了人腦跟電腦,知道比快不如比想,只會加減乘除不算厲害;聽完朝三暮四的故事之後,也發現凡事要用頭腦想,才不會上當,這時就算認為上學是為了以後有工作的孩子,也會對上學有新的看法,畢竟對衣食無缺的孩子來說,「找工作」實在是個虛無縹緲的意義。
 

陪孩子面對考試

第二要顧「考試」,不是說要去補習喔,而是請爸媽跟孩子一起先來把考試的意義想清楚,以便一起脫離分數的控制。在暑假的幼小銜接課上,我邀請幾位二、三年級的學長姐一起和一年級孩子座談,主題就是「考試與分數」;毫無意外的,二、三年級孩子一談起考試總是群情激憤,令一年級的學弟妹們驚訝得說不出話,等稍微冷靜之後,我請大家先猜,老師為什麼要考試?「不知道」通常是學長姐的標準答案,但討論過上學意義的一年級卻能說出「因為想知道我們學到多少」。

但分數能讓我們知道自己學到多少嗎?問孩子:「如果有一個人的考卷考五題,答錯一題,另一個人的考卷不知道考幾題,但是寫了八十分,大家覺得誰考得比較好?」多數孩子認為錯一題的人考得比較好,但也有孩子認為無法比較,因為錯一題的人沒有分數;再問孩子:「如果那個錯一題的人研究清楚自己哪裡錯了,那個八十分的把老師的答案訂正在旁邊,請問哪一個人學到比較多?」這時大多數孩子都說前者學到多,只有少數二、三年級的學長姐會說「可是我們老師說訂正好就可以」。

分數真正的作用是在於方便排名比序,對於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實力其實沒有幫助;時代不同了,現代化的競爭不是跟別人比,而是要跟自己比,不是要打倒別人,而是要學著與人合作,我們不應讓孩子去適應蠻荒式的競爭遊戲,也不該讓自己也淪為這種遊戲的支持者。雖然面對校園的現實頗令人無奈,但父母是孩子最後的依靠,我們總要知道甚麼是不當壓力?會對孩子造成什麼不好影響?以便在必要時為孩子挺身而出。

 
理念教育研討會
 

照顧自己與孩子的心理健康

最後要顧自己與孩子的心理健康。生活總有許多不如意,不如意的事情累積多了,就會形成憤怒、焦慮等情緒的溫床,成人尚且如此,何況剛上學的一年級孩子。根據學者研究(註二),舉凡上下課鐘聲的分辨、老師指令的意思、打掃工作的完成度、同學間有意或無意的作弄、對自己生活的照顧等,對小一孩子都是重大課題。面對這些事,孩子難免有情緒累積,而家長因為過度關切,不僅造成自己焦慮,不小心還會投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對學校生活的適應雪上加霜。

解脫的方法就是,爸媽要能做到「關心而不擔心、凡事都要慢慢教」,遇到問題能冷靜分辨是孩子或自己的問題,而不要先有情緒。數想國曾要求孩子不要大聲關門,因為容易嚇到別人且門可能會壞掉,但有一個孩子關門總還是很大聲,老師幾次口頭提醒但一直無效,後來認真和孩子談,才知道孩子很納悶,因為他不覺得大聲,於是老師示範了如何關門才算小聲,請孩子當場練幾次後,孩子再也沒有大聲關門的情況了。

制式教育的規矩非常多,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大多數孩子不會故意與「規定」唱反調,我們最好是教孩子去想它們的道理,然後決定自己的行為;這會比只要求孩子遵守,但孩子卻一直不能遵守有效。遇到不合理的規定,如沒收玩具,則需要鼓起勇氣與老師溝通,請老師放學時能還給孩子,畢竟玩具也是家中財產的一部分,沒收依法無據。

希望孩子上學快樂嗎?讓我們一起用心陪伴。


註一:本教案參考自人本教育基金會出版的「快樂上學去」筆記書。
註二:劉慈惠、丁雪茵(2008)。幼教人看小一生的學校適應狀況及親師之因應。 師大學報。
 

吳麗芬/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數學想想國總監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

社會賢達共同支持教育轉型正義,小英總統蒞臨人本募款餐會

人本教育基金會年度募款餐會「聚賢會」今日(10/19)順利舉行。蔡英文前總統親臨現場,與陳建仁前副總統、立法院多位委員、教育與人權倡議者、藝術家、以及公民團體代表、各界及社會賢達,共同為「教育轉型正義 全民抗網保孩」等工作籌募資金,現場氣氛熱烈,昭示教育改革信念堅定,能量持續。

強迫抽血惡師免解聘!?台師大血汗學分,教育部置身事外?

去年 11 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教授周台英被指控於國科會「建構新世代精準女性足球運動生心理、傷害及表現的智慧感測與衡鑑平台」研究計畫中,以畢業學分強迫學生擔任受試者進行抽血、試驗,並且將受試者費收走,甚至對不願配合的學生實施精神壓力與排擠行為。現經臺師大校園霸凌調查小組認定成立周師有七項霸凌行為屬實,對三成立,建議應予以解聘,並兩年不得再擔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