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名為「侵害兒權」的冰山〉本年度侵害兒權案件總整理

文︱朱慧雯、王士誠

臺灣施行《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已走過了六個年頭,但這半年我們打開新聞,兒權相關案件仍層出不窮地發生、老師對孩子的違法管教也時有所聞。

這個「所聞」究竟有多少?我們整理了今年前九個月,新聞報導的相關事件如下:

這九個月的新聞報導,共有31件不當管教/兒虐案件,有些調查已結束、有些事由還在調查中;但無論如何,根據我們所檢索到的資料,每個月平均有3-4位兒童身心受到傷害。

別忘了,這還只是新聞有報導的。據衛福部公開資料,2019年一整年下來,對兒童及青少年施暴的教師共有71位,每個月「至少」有6位老師對兒少施暴。儘管2020年的數據,衛福部尚在統計中;但您猜,會少於71位,還是更多?而,這些統計數據是已完整反映真實,或只是冰山一角?

 

侵害兒童的事件不一定都會被新聞報導,也不一定會被衛福部統計到。新聞報導的案子,通常是已造成較嚴重的傷害,可能離一般人的生活較遠──本來嘛,沒有人的生活裡會時時出現受傷的小孩;然而,各種隱而不顯的傷害卻有可能就發生在你我的生活周遭,甚至是您鄰居的小孩身上。

好比,我們在臉書最大家長社團「小一聯盟」上頭,觀察到的這些留言:

無端被懷疑、罰寫到沒辦法睡、不能下課上廁所、性別歧視、隱私被侵犯…這些留言,每則都代表著一位擔心孩子的家長、都代表著一種孩子的生活日常,卻每則都不到新聞會報導、政府會統計的程度──論吸睛度,這些事當然比不上小孩被體罰、被霸凌、被恐嚇;然而,論對孩子的傷害程度,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論普及度,更可能遍佈在我們身邊。

可以說,新聞報導指出的兒權侵犯事件猶如冷峻的冰山之一角,而我們生活中對兒童那些隱而不顯的負面對待,就是水面下的、更巨大陰暗的冰山本體。

這座巨大的、名為「侵害兒權」的冰山,我們該怎麼探索,如何面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