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阻礙

我們曾在父母班裡請學員回去針對他們和孩子平常互動上會做的事,找出一件,不去做它。有位媽媽說,她的孩子五歲,已經會自己吃飯了,所以平常會堅持叫孩子自己吃,不要吵著要媽媽餵,因為她擔心妨礙孩子的發展和學習,也會寵壞小孩。但那天,她決定放下這個堅持,主動餵孩子吃飯,她發現孩子非常享受這段吃飯的時光,一臉幸福的模樣,讓她感動莫名。

另一位媽媽則是決定在孩子寫作業時「不碎念」。平常孩子寫作業,媽媽必定要一連串的提醒,包括,拿出聯絡簿、拿出作業本、幫看字有沒有寫錯、直接把字擦掉、叫孩子重寫……過程簡直跟打仗一樣。我們請媽媽的「不做」要小而具體,一下子就針對寫作業過程中那麼多的動作完全不做,或許會太勉強了,於是媽媽選擇「不把字擦掉」。沒想到,當媽媽不再直接把字擦掉,孩子看了看,就自己去查課本,然後重寫。

以這二個例子來說,媽媽原來堅持不餵飯,不但讓孩子不開心,媽媽也跟著生氣,對於親子間的親密關係是個阻礙;另一位媽媽直接把孩子的錯字擦掉是對孩子的否定,對於親子間的信任關係是個阻礙。於是,這些「不做」便是去除阻礙的開始

我們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對於親子關係而言,有的是加分,有的是減分,有的則是不加不減,維持零的狀態。森林小學校長朱朱曾說,親子之間維持很多零,一點點正,就非常好。

強迫抽血惡師免解聘!?台師大血汗學分,教育部置身事外?

去年 11 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教授周台英被指控於國科會「建構新世代精準女性足球運動生心理、傷害及表現的智慧感測與衡鑑平台」研究計畫中,以畢業學分強迫學生擔任受試者進行抽血、試驗,並且將受試者費收走,甚至對不願配合的學生實施精神壓力與排擠行為。現經臺師大校園霸凌調查小組認定成立周師有七項霸凌行為屬實,對三成立,建議應予以解聘,並兩年不得再擔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