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不適任教師
以生命控訴──北市民權國中學生跳樓案
2018年
二○一八年我們召開了一場記者會,布條上寫著「以生命控訴」。
十三歲的小奇,上國中九十八天,就從家中頂樓跳下,與世界說再見。
這九十八天,他有站不完的罰站,有寫不完的罰寫,被導師認為是個麻煩,被生教組長吼罵。而他的校長,朱毋我,在眾人面前對他說:「你有病,為什麼不去吃藥。」
這孩子,不過是個妥瑞的孩子。
這孩子,是個喜歡打籃球、喜歡吃、有好吃食物就會忘記煩惱的孩子。
這孩子,是我們台灣的孩子。
以生命控訴
才剛開學,小奇就因為跟同學間的打打鬧鬧,在未經調查下,被校長認定他性騷擾同學。校長朱毋我召開了場公審式性平會,不合程序、不合法、也不符合教育。在這場莫名其妙的公審後,學校要小奇去看醫生,處罰他不能參加課後活動、不准放學自己回家,甚至多次將小奇隔離到學務處。在學務處時,他被生教組長大聲吼罵、罰站。小奇的導師,總是罰他罰寫,份量總是多到小奇趕不上。
第一次段考後,導師還要他全科重考,當天晚上,平常都不透露委屈的他,在家中崩潰大喊:「你們是不是都要我死了才甘心!」爸爸告訴導師,也告訴了輔導處,但小奇還是得要重考,也得繼續寫罰寫。直到小奇跳樓的那天,離開學校前,他也是在教室裡罰寫著。
校長朱毋我的回應
出事隔天,學校立刻發聲明給全校,表示這是一個「同學不幸在家意外墜樓」的事件。企圖切割責任,之後又將聲明收回。
我們和簡舒培議員共同召開記者會。記者會前,議員還接到學校家長代表電話,稱手中握有性平會報告,要議員別出席記者會。議員直接詢問:「為什麼你手中會有保密資料?」家代支吾以對。
而當記者去追問校長朱毋我,他還辯稱:「我沒有說他『有病就要吃藥』,我是提醒他,就像生病看醫生一樣,有看醫生就要吃藥。」

監察院糾正民權國中,並要求台北市教育局懲處
監察院最終糾正了民權國中。報告中指出,學校所開的性平會,不只是嚴重違反法規,更造成小奇的心理壓力。而學校要求的自述書、隔離、假日禁足、罰站,等等作為不但漠視了小奇的特殊身心狀況,更造成他更加難以融入國中生活。監察院的調查,不只糾正了學校,並要求台北市教育局懲處朱毋我以及相關失職人員。
隨著監察院的糾正,我們提出了國家賠償的請求,要求體制承擔他們的錯誤。在台北市政府的國賠委員會,朱毋我還說出了:「學校很努力的想幫助孩子回歸正常,經過我們的努力,小奇的狀況也明顯的進步很多了。」原來在他眼中,有妥瑞氏症的小奇是「不正常」;原來隔離、羞辱、不合理的課業要求,是「學校的努力」;到底是哪一種「進步很多」,會讓小奇一步步崩潰,到最後站上頂樓?
國賠請求的結果,我們收到了民權國中的「無賠償責任書」。學校承認了監察院報告中他們有違失的地方,但由於民法規定,這些對小奇的損害,只能由他本人求償,而小奇已經過世了,已經沒有人可以求償了。這實在荒謬,卻是法律現實。
台北市教育局提出檢討報告
然而,這項國賠請求,也讓台北市教育局提出了一份檢討報告。裡面列了六大點學校後續應有之改進:強化高關懷學生轉銜和後續輔導、定期召開學生輔導會議、要求學校積極讓人員接受性平專業培訓、每學期舉辦相關的研習…。教育局並言明,將持續向所有學校宣導「適應欠佳學生校園團隊合作模式」等等。這是從事件發生以來,第一次出現明文的檢討。
為了讓教育環境真正改變,我們繼續努力
決定是否召開記者會時,我們跟小奇的爸媽都歷經天人交戰。我們再三請他們考量自身壓力,但小奇的爸媽說:「我們要讓更多家長知道,你一定要站在孩子這邊,不要讓他絕望。我們已經救不到我們家孩子,但有很多特別的孩子,需要被了解被幫忙。我們想要呼籲,教育不要拒絕他們。」
當孩子以生命控訴教育,我們任何人都沒有資格說無辜,朱毋我等掌握權力者更是。教育局出了一份檢討報告,但要能落實這些改進,得要教育體系的人清楚認知:你們並不無辜!為了提醒這些當權者,為了讓教育環境真正改變,為了讓我們的學校可以承接每一個小奇、每一個孩子,我們自當繼續努力。
2022年
民權國中違法護航,朱毋我遭監察院彈劾
監察院委員追蹤本案的後續進展,發現朱毋我校長不但對記過懲處提出了申訴;臺北市教育局更在申評會尚未有結果前,就直將朱毋我的懲處降為「申誡2次」。
對於這樣公然違法護航的行為,監察院提出糾正台北市教育局;對於朱毋我在本案的重大違失,更在13:0一致同意的票數,同意彈劾朱毋我,並將他移送懲戒法院處理。
我們認為,以朱毋我眾多迫害孩子的惡行,已經完全喪失擔任校長,擔任教育人員的資格。我們呼籲懲戒法院能做出對於教育界最有利的決定,不要縱放危害兒童之人,更不要讓此劣幣逐良幣。
這個案件讓人心碎的不只是孩子的逝去,還有台北市教育局拖延、迴避和包庇的態度;對於出面申訴要求制度改進的家長,更曾帶來二度傷害。監察院的彈劾和糾正,承接住了這些心碎與傷害。我們期許我們自己,在這些基礎上,繼續監督台北市政府,繼續努力不讓朱毋我等不適任人員在校園戕害小孩,繼續用各種方式,要讓每一個進到校園的孩子,都可以免於暴力和歧視的對待。

2023年
朱毋我任期滿,竟然還能去下一所國中
在目前的校長遴選制度之下,教育局握有部分的遴選委員席次,制度設計,目的是要教育局憑藉專業及對遴聘對象得掌握,背後是公民的託付,要教育局選出適格、優良的校長,在這個目的下,教育局當然不該投給羞辱欺壓特教學生,遭監察院彈劾的朱毋我。
教育局當初沒有專業堅持,讓朱毋我得以繼續在民權國中擔任校長,已經是背棄職責,不顧學生危險的劣跡了,這次校長遴選投票不該一錯再錯。
制度之所以讓教育局能夠握有校長遴選委員席次,目的當然是要請教育局嚴格把關,選出適格的校長。公眾透過法規,把遴選校長的影響力賦予教育局,必然不能接受教育局將票投給有重大劣行,戕害學生至此的朱毋我。
我們嚴正要求:
教育局要以學生權益為重,要求校長應當具備教育專業領導素質,朱毋我連最起碼不違法侵害學生都做不到,如何擔當專業領導學校的重任?
此外,我們也需要懇請也握有遴選委員席次的校長團體,避免將同意票投給朱毋我。公眾所託付的校長代表席次,是希望提供同儕專業評估,來為教育把關,請校長團體重視公民社會對校長團體的信任。
基於教育、基於人權、基於安全,我們認為沒有任何單位該用同意票,去肯定一個糟蹋學生的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