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6人本教育基金會_430國際不打小孩日記者會_會後新聞稿

GiveMe5 我不打小孩 家庭動起來
《因爲愛、學會愛》公益短片暨《親子動》發表會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6年起,在台灣響應舉辦430國際不打小孩日相關活動,今年是第17年。台灣的教養觀念一直在改變,更多非暴力的教養方式,在台灣許多家庭中創造美好的親子關係,讓父母更快樂,孩子也有更好的發展環境。

活動中,主持人邵大倫表示:

人本在台灣舉辦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活動,今年已經是第17年舉辦了。想當年17年前我還是學生,當時我們是被從小打到大的,而且學校跟家長聯手,一氣呵成。國小有一次因為說髒話,被老師捏著臉,直接打了一巴掌,那是我第一次被打巴掌,所以我就記住老師的名字,確實是在心裡面留下不可抹滅的傷痕。

以前,確實把體罰當作最方便的方法,可以最快讓小孩把嘴閉上的方式,但這不是最好的教養方式。我們的教養方式須要往前進,用讓父母快樂、對孩子友善的方式,不打小孩。
這次五個口號很好記,「Give Me 5停看聽說愛」:給自己五秒鐘,【停】止體罰.【看】見需求.【聽】懂對方.【說】出心聲.【愛】好愛滿,也有《愛的手冊》來提供父母更多和孩子對話的方法。希望大家一起來努力,讓台灣在「禁止家內體罰」的重要階段,一起凝聚共識。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表示:

大倫提到,2006年人本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響應國際活動,辦了台灣的第一場430不打小孩遊行,當時已有「打球不打小孩、打電腦不打小孩……」等口號。今年430能夠有這麼大的進展,推出影片、音樂、茶包等……要特別感謝偉門智威廣告公司的公益計畫,給我們很多夢想的勇氣。

當時到偉門智威,看到430不打小孩日的各種創意發想,不禁起雞皮疙瘩。怎麼這麼厲害!有這麼多年輕人都一起發想,要與社會、與家庭溝通不打小孩的理念。在看到Give Me 5的概念時,實在覺得這比人本教育基金會還人本,這麼貼近家長和孩子的需求,請大家給自己五秒鐘,來脫離打小孩的循環與鎖鏈。

我們成立30多年,從來沒有想過可以拍公益短片,畢竟媒體提到人本,多半是「人本執行長馮喬蘭怒批……」,但這次讓我們有機會,順著Give Me 5的概念,發展出《因爲愛、學會愛》公益短片。拍攝短片時,我們在現場看六月和檸檬的表情。又起了雞皮疙瘩,可以這麼細緻的演繹出家庭遇到的實際狀況。也很感謝義美和鐳洋科技的贊助,協助讓影片可以順利拍攝完成。我們希望可以讓更多電視台播放《因爲愛、學會愛》公益短片,讓看影片的人有機會被觸動,有機會斬斷家庭內暴力循環。

也感謝農村武裝青年、吳志寧、徐海景(瓢蟲叔叔)的支持,讓我們能夠推出了《430親子動》音樂體操。

我們也要感謝義美、家樂福基金會,全台灣家樂福超商、門市和義美的門市,都會成為430不打小孩基地。基地會貼上標章「不打小孩」,還會提供讓家長覺得「可以辦到」的不打小孩密笈,讓家長有信心:「我們可以不讓下一代承受我們身上的傷痕。」

我們第一次與茶日子談合作時,就感受到茶日子熱情的不得了,我們第一次見面就好像已經一起努力推動不打小孩很久了。

合作過程,人本滿滿感謝,有一句話說,養大一個小孩需要一整個國家的力量,在大家齊心齊力為小孩努力的工作中,我們深刻的一再感受到,愛可以喚起愛的能力,也感受到愛的力量可以有這麼大。民間動員起來,帶動更多人參與,我們提供愛的手冊給爸爸媽媽,對家長提供支援。不只民間,我們也期待政府動起來,提供更好的家庭教養支援,讓台灣這塊土地上,不論大人還是孩子,我們都可以活得更自由更自在。


擔任430國際不打小孩日公益大使的六月表示:

《因爲愛、學會愛》公益短片拍攝的那天,最會演的是檸檬,一到拍攝現場,就看到檸檬一直在演出哭喊的畫面,大概喊了兩、三個小時,才完成一分鐘的影片,非常的辛苦。

我們小時候也是被體罰,玩太久、考試不好、大人交代的事情沒做,都會被打。在學校,也曾經因為午休看漫畫被打兩個巴掌。

我覺得與小孩相處,要用愛為出發點。很多時候小孩的情緒沒有出口,我們只看到小孩在哭,但沒有看到後面小孩的原因。現代人都很匆忙,Give Me 5,給自己五秒鐘,真的需要練習。家長需要有時間停下來,讓小孩有空間說出自己的感受,用說替代哭,有一個情緒的出口。

台灣偉門智威廣告公司執行創意總監Lulu表示:

很高興可以跟人本合作。現代人其實壓力大,下班看到小孩看電視不洗澡,有時候就會脫口而出:「我數3秒喔!,你再不去洗澡我就……」。但其實冷靜下來,就會想說為什麼需要這個樣子呢?我下班有時候也會很累,想先看電視再去洗澡,或是電視演的正精彩,不想被打斷。這樣想想就有點後悔,會跑去跟小孩說點溫柔的話。小孩就會說:「媽媽好奇怪,剛剛在生氣,現在又假裝溫柔。」這樣看來,5秒鐘,說不定是給家長的機會,讓自己不會說出後悔的話。與人本合作,最大的收穫就是能夠向社會傳達,要學會如何好好愛孩子。

義美食品公司公共事務室沈慕牧表示:

感謝人本給義美機會,義美今年88周年,之前我們的公益活動,比較多注重在食品安全,這次和人本的合作,讓我們有機會擴展公益活動的範疇,為台灣家庭相處、教養方式的進展,出一份力。

鐳洋科技公司田居正協理表示:

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能比得起我們對孩子的愛和照顧。作為企業主,我們談到不打小孩的議題,有時候會聯想到家長的壓力問題。我們會利用公司政策及管理,讓員工有釋放壓力的空間和機會,比如說利用員工關懷,合理分配工作等方式。對鐳洋科技來說,打造幸福企業環境、讓員工發展才能、在職場上獲得尊重及壓力釋放,比較不那麼容易在家庭相處時暴怒,是一個重要的價值,我會持續往這個方向發展。」

茶日子Dae by Day翁啟倫執行長表示:

我也是兩小男孩的爸爸,昨天忍不住想要動手的時候,我想起來GiveMe5,停了5秒,沒有打下去,現場的氛圍一下子就改變,小孩覺得爸爸很有耐心,眼神也不一樣了,對家庭相處上,真的幫助很大,祝福大家日日是好日!」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企劃楊文英副理表示:

家樂福2018年開始推動食物轉型,深信每個人都值得最好的!同樣的理念下,家樂福希望推動面對孩子,要有更多理解與耐心的理念,讓每位孩子都能獲得好的陪伴與對待。台灣314家,以及未來更多的家樂福門市,將成為430不打小孩基地,宣傳、鼓勵對孩子有更多耐心。家樂福祝福家家快樂又幸福!」

各界對更好的教養方式有所期盼,也以具體的行動支持父母、孩子,讓我們能夠推出《因為愛,學會愛 #GiveMe5》公益短片,特別感謝台灣偉門智威廣告公司的公益計畫,北猿影像有限公司,以及六月、楊鈞訸(檸檬)的支持,讓我們有機會以公益影片,來請大家記得「別打壞了愛」。

5/10在立法院,人本將舉辦座談會

我們深知推動「停止家內體罰」,真正關鍵重要的是,相關配套措施,理念及教養方法的推動,以及政府提供友善育兒的資源與環境。父母需要支援系統,而國家政府有責任提供。所以我們想,在討論法條如何立定之前,先來討論相關配套要如何準備,因為這是現在就可以開始的工程。我們需要讓家長知曉,終止體罰並不是國家要剝奪父母管教的方式,而是全面支持家長使用更有效,不傷害自己、孩子、家庭的教養方式。

人本將在2022/ 5/10 上午10點至中午12點,於立法院紅樓301會議室舉辦「落實家內零體罰,政府該做什麼事?」國際座談記者會,將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立法委員,一同藉由友邦經驗,探討對家庭教育、家長支援體系的配套措施。

關於【Give Me 5】

在大人舉起打小孩的手之前,往往是自己收不住的情緒,【Give Me 5】就是希望大人在關鍵時刻能給自己及孩子5秒鐘,讓情緒降落,便能減少體罰的可能;同時它也代表面對孩子狀況的五個重要心法─停看聽說愛:

【停】止體罰.【看】見需求.【聽】懂對方.【說】出心聲.【愛】好愛滿

430親子動歌詞

(華語)
Give me five 停下來,Give me five 看看你
聽你說,說出來,擁抱你,我愛你。

(台語)
Give me five 我愛你,Give me five 疼惜你
阮的家,真溫暖,共你抱,尚愛你。

(客語)
停下來 tinˇ haˊ loiˇ
看等你 kon denˋ nˇ
聽你講 tangˊ nˇ gongˋ
講出來 gongˋ cudˋloiˇ
揇等你 namˋ denˋ nˇ
亻厓愛你 ngaiˇ oi nˇ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剛開始是由美國一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於1998年4月30日發起「Spank Out Day」。其核心精神是「邀請你試試看,不要打小孩,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也許你會發現,將來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

數年間,「430 Spank Out Day」開始在世界各地發酵,美洲、歐洲、非洲皆有國家,在這一天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倡議終止體罰兒童,推廣正面管教方式。

人本教育基金會自2006年起,以『打造愛的家 我不打小孩』為號召,參與國際的同時,也向社會大眾傳遞以手傳愛不打小孩的理念。人本的堅持不懈吸引越來越多的民眾加入,也得到衛福部、教育部的公開響應。

前副總統陳建仁先生也曾在響應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活動時,呼籲家長試試看不要打小孩。因為只有決定不要用「打」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問題時,才有機會重新看待自己跟孩子所遇到的困難。

今年新竹及台中也同步有響應活動

新竹:
「兒童人權母語派對」將於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假竹北市東興圳綠園道辦理,由民進黨客家事務部ヽ人本教育基金會新竹分會與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共同舉辦,為推廣兒童人權教育與母語的傳承盡一分力,以《兒童人權公約》為發想,設計出包含「免受一切形式身心暴力」、「文化認同」、「兒童表意權」以及「受教權與遊戲權」四大主題、數十攤豐富有趣的活動關卡。

活動當日邀請「溜溜球金氏紀錄保持人楊元慶」,一起與現場來賓民眾「打溜溜球不打小孩」,「文化認同」部分,由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帶來台、客語互動與遊戲體驗,新竹在地兒童劇團─「玉米雞」,則帶來為本次活動量身定做的母語劇–『都是皮箱惹的禍』。滿滿活動就是要大家將兒童人權落實於日常。

台中線上直播活動:
響應4月30日國際不打小孩日,提倡兒童權利公約,人本教育基金會和臺中市政府社會局攜手合作,製作「Give Me 5牽手愛小孩─CRC故事劇場ft.430國際不打小孩日」線上故事劇,邀請陸爸爸說演故事劇場熱情演出,透過故事劇場的元素及「430 Give Me 5親子動」,寓教於樂陪伴大家關心兒少安全及保護議題,學習如何表達愛孩子、傾聽陪伴,實踐拒絕對兒童一切形式暴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