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轉型正義

2025聚賢會-工作報告

張睿銓 / 人權與教育政策專員

兒少權益與安全的兩大工作進展

過去一年,本會在兒少權益與保護議題方面聚焦於兩個理念的具體法制化:

一為推動仿效澳洲的「與兒童工作證」(Working With Children Check,簡稱WWCC),防止有性犯罪或虐待等不當記錄的人再度接觸兒少;二為爭取延長或取消兒少性侵案件的追訴期,讓多年後出聲的倖存者仍能取得司法救濟。

在「與兒童工作證」的倡議上,本會自2022年起主張凡與十八歲以下兒少有直接、密切且非偶發接觸者,應納入背景查核與定期安全訓練,並建立發證、查驗與撤證機制及跨縣市資料串聯,防止不適任者於私人營隊或才藝班等非公家場域任職以規避查核。同時,為兼顧隱私與就業權,查驗機制與雇主僅能確認證件效期,不能透過該證獲得其他資訊。

為實現此一制度藍圖,這一年來本會透過范雲立委和Podcast主持人李靚蕾的協助,進行記者會、個案揭露和媒體倡議等工作,公共政策平台之提案也獲得超過八千人連署,目前已促成衛福部承諾將「與兒童工作證」機制納入《兒少權法》修正草案。

而關於性侵追訴期延長,本會在長期與受害者互動的過程中發現,因倖存者的心理演變經驗複雜且耗時,現行以犯罪發生之時計算追訴期的方式常導致多年後才揭露的兒少性侵案件無法進入司法程序。從2019年我們便提出訴求,延長追訴期限,除了開記者會,也進行立法院遊說工作。

2024年12月本會參與由暖暖協會和公督盟發起之協助受害者釋憲聲請,並聯合范雲立委與民間團體舉辦記者會、提交刑法第80條修正建議,主張將刑事追訴期改為「自受害人成年起算」或取消時效限制,並同步修正民法請求權。這些行動已促成行政院將延長追訴期納入《性別暴力防治國家行動計畫》討論,且法務部已於今年8月就相關方向預告修法草案,顯見制度性調整正朝理想方向前進中。

「與兒童工作證」和「性侵追訴期延長」的共同立基點是聽見倖存者聲音的重要性,以及補足制度中的場域盲點與時間落差。這兩條路徑相互補強:一方面防患於未然,一方面還給過去沉默者司法機會與正義,兩方共同呈現一種既重視場域安全也尊重倖存者經驗的權益保護圈。因此,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我們期待的不只是修正某則法條或程序,而是整體社會如何真正理解兒少權益與安全的本質,並將之落實於生活的各個層面。

參與聚賢會

如有進一步聯繫或協助的需求,請留聯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