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會報導

2025聚賢會-工作報告

曾芳苑 / 台中辦公室

撐家長爭公理-從雲林羽球案談起

家長來電諮詢申訴,拿到的不適任教練調查報告,明明寫著『建議解聘廖教練三年』,為什麼校方的決議僅止於『停聘一年』。另一位蔡教練,建議解聘一年,校方處置為終止聘約。我們一聽,就知道校方態度了。停聘根本就是留職停薪。從調查報告看來,違法行為如此明顯,到底憑甚麼,校方不採解聘建議呢?

我們試圖聯繫雲林教育處處長,以議會忙碌為由,將我們擋在門外。

被擋,我們意外嗎?

體育班案件的處理,往往無法漠視地方人脈牽扯。廖教練是當地羽球協會選訓委員,大多家長為了小孩的前途,多不敢得罪。但連教育處長都要擋我們,可以想見,來電的家長,處境多麼孤絕。詭譎的還有。調查報告出來後,校長被直接調離學校,處理校事會議行政的學務主任也被調離職務。動作不只於此,前任校長突然回任,而調查報告說要解聘的廖教練晉升為體育組長。

這一切,都讓想為小孩爭的公道的家長,倍感受挫。

我們依程序,陳情到雲林教育處。由專審會做出的決議,仍然是停聘不解聘,只是停一年變成停三年。也許對官方跟廖教練來說,已經是破天荒的處分。但到底為什麼要改變調查報告解聘三年的建議,沒有人給過回應。

都已經走到此,到底要不要爭下去。

我們與幾位家長聚集,討論接下來要如何行動。一位媽媽情緒激動地描述她孩子在羽球隊的遭遇。她提到,孩子不僅受到教練的羞辱與體罰,甚至學業與健康也受到了影響。轉學後發現孩子體適能成績竟然是0分,原來只有球隊主力的學生有體適能成績,其他學生都被忽視。有爸爸表示,孩子某天在羽球練習場上連續更換了五套運動服,最後不得已穿上了比賽用的運動服。蔡教練看到後,走上前來打了三個巴掌,並且大聲責罵:「這套衣服不是要你現在穿的!」這並不是孩子第一次遭受教練的打罵,但他依然選擇忍耐,不告訴父母,因為他想繼續打球。

家長們對教練們的不當行為感到強烈不滿,主要是因為教練在練習場上使用粗鄙字眼辱罵學生、對學生施以打巴掌、打身體、罰拱橋等體罰行為,甚至亂摔物品。這些行為已經超出了教育的合理範疇,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負面影響。家長們希望能採取行動,解聘這兩位不適任的教練,以確保未來的孩子能在一個健康且有規劃的體育環境中成長。

沒有任何議員願意在議會上質詢教育處。我們和家長決定要在台北召開記者會。

在2025年3月的記者會前一天,我接到許多家長來電表達對教練的支持,甚至勸我們不要召開記者會。然而,讓我感到震驚的是,當我提到錄影中看到蔡教練在比賽現場摔水壺、打學生巴掌時,家長卻選擇完全否認這件事,甚至表示解聘兩位教練之後,西螺國中未來五年不會有好成績。這讓我深感難過。為了追求獎牌與成績,難道就可以容忍任何傷害孩子的行為嗎?

記者會引發關注,尤其是小孩在球場被打巴掌的畫面,那麼公然,那麼沒有遮掩,令社會難以接受。兩位教練的教練證被羽球協會撤銷三年,廖教練的選訓資格被撤銷,但停聘處分沒有改變。而沒有教練證的蔡教練,仍在西螺國小進行教學活動。

現在,我們仍在等待監察院的調查結果,試圖釐清雲林縣教育處改變懲處結果的依據、法規、證據及理由是否有違法之處。此案引起廣泛關注,廖教練在媒體上表達冤屈,而蔡教練依然在西螺教授羽球。面對輿論壓力,家長選擇繼續拚下去,他坦言:「做對的事情不害怕,也不後悔。」

我現在有很多機會陪同家長和孩子參與調查訪談,協助捍衛權益。雖然面對許多案件以及可能遭到反擊的風險,外界也常問我是否感到壓力或害怕,但我始終堅信,若是為了正義而行動,就不該懼怕任何挑戰。更何況,當家長選擇拚下去,我們當然會撐住家長,爭取公理。

參與聚賢會

如有進一步聯繫或協助的需求,請留聯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