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的轉型正義

董事長 / 金仕起

人本已經在臺灣立足和努力超過三十六年了。但在這個小小多山的美麗國家中,從幼兒園到研究所,從教室、劇場,到運動場等各式各樣的學習空間中,仍然存在著形形色色、層出不窮的暴力和不平等。人本一如既往,也一次又一次參與了聲援、協助、陪伴、照顧受害學生的行動。

人本不只是要求揪出加害的教師,依法給予懲處和輔導,人本也與立法機構、民意代表及其他非官方的公益組織合作,推動修補制度漏洞的立法。人本希望在救濟個案時,也能建置確實保護學生受教權的機制。但長年工作下來,我們也慢慢發現,一個個單一的個案後頭,隱然存在著一個鉅大的結構。

這個結構,往往讓暴力和不平等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讓行為人自以為是、加害者自以為義,讓協力者麻木不仁、旁觀者習以為常,卻讓嘗試吹哨者膽顫心驚、噤若寒蟬。它沒有隨著解除戒嚴、動員戡亂時期的終結、總統直選,或幾度的政黨輪替等臺灣邁向民主化的過程消失。

為什麼?這個結構過去受黨政軍一體體制的扶植,以政治宣傳取代批判思考,透過師徒恩蔭相傳的途徑不斷自我複製,能夠進入這個大型特權「俱樂部」的成員,不止分享和壟斷呷好道相報的訊息管道、工作機會、升遷網絡或資源分配機制,也努力形塑、推銷和維繫近似的意識型態和刻板印象。

它們像盜版軟體中的木馬程式,以不見天日的方式規避了成文、公開和一致的規則,為了營私傷害公益,成為潛藏在健康社會中的蠹蟲。更糟糕的是,他們像黑幫,以不當利益為誘餌,透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形式扭曲了未來世代的視聽和思考能力。這是一個伸手不見五指,還見不著光的結構。

因此,人本呼籲重視文化教育部門的轉型正義。人本同仁不空口說白話,今年年初,人本的同仁們在夥伴研習營中已經針對臺灣文化教育部門的轉型正義提出了不少重要的觀察面向,大家已經開始為這個工作努力了。期待日後在人本友人的支持下,人本同仁和臺灣社會得以持續關注這個議題,從釐清事實出發,逐步尋求不再重複錯誤的解決方案。

參與聚賢會

如有進一步聯繫或協助的需求,請留聯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