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屋社團-
彰化伸東國小

數學想想
從教材到培訓
都令我驚豔

文/孫儀君老師

起初僅是因為自己有兩個學齡前的孩子,想幫孩子們未來的學習探探路,才對於人本基金會的數學想想故事屋社團老師培訓的課程感興趣。初接觸其教材,說是大為驚豔一點也不誇張。

數想的教材有許多細節,圖文精緻,富含故事性,可以有很多發想,哪個孩子不愛故事呢。我從沒想過僅僅是”5減3等於2”這簡單的算式可以有如此豐富的內涵。而在”5的倍數”這個單元,也特別拉出篇幅讓孩子們思考0倍的概念,若非如此,我早已忘記這會是造成孩子思想困擾的細節。再談”左轉與右轉”,用貓兒右耳上的黑斑,讓孩子們引領貓兒返家,讓簡單的概念不簡單的在孩子的小腦袋扎根。處處可見編輯團隊的用心與細膩,啟發孩子的思考力與體感力。

好的教材也需要適切的教學能力才更能發揮其效果。雖然已上完故事屋師資培訓的課程,但還是心浮浮的沒什麼把握能正式實戰展開教學。但數想的團隊真的規劃的相當完整,在事前提供教學導讀影片及教學範例影片,真的幫助許多,無疑像是吃了大補丹,讓自己能跳脫以往死板、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

這是第一次擔任故事屋社團老師,也是第一次自己的教學對象是國小學生。起初對於班上有15個學生沒什麼概念,正式上場後才知道實在不簡單。除了事前的教學內容準備以外,還要掌控課堂節奏與秩序,學習拿捏界線,輕鬆但不能隨便。而在學期過程中基金會多次舉辦交流會議,讓如我這般初出毛蘆的新手隨時可以提出問題,也從前輩們身上汲取不少珍貴的教學經驗。

授課過程中,孩子們常有腦力激盪的機會。而孩子們的回答和想法總是令我驚喜。記得”哪顆蛋比較大”那堂課,有個圖是兩顆蛋分別打在兩個淺碗,需看蛋液高度做比較,奕程卻說:「因為蛋黃沒有完全沉入蛋白液裡,所以沒辦法比較。」覺得孩子的觀察力真是不容小覷。我也尤其喜歡數想故事屋的社團文化「敢猜、愛講、不怕錯」,激發思考,鼓勵發言。

雖說表面是我在授課,其實我才是從此次教學經驗中,學到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