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教育互為養分
孕育於自由的島嶼上
我們每年都受到許多藝術家的照顧。提供作品,讓我們聚集氣力,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遠。
不僅如此,藝術也滋養著眾人,鍛鍊眼光、廣闊心靈,讓靈魂能擔起追尋自由的勇氣,而教育是必經之途。
感謝美、感謝教育,讓台灣不斷發展。
擁有空間設計的歷練,加上素描的基礎,在畫布上揮灑自如。認為藝術家的養分及靈感來自他們所生活的土地,創作不能離開所生活的土地。每週二次,上山下海寫生,經年累月風雨無阻。鄭自才的作品畫風狂熱,顏彩豐富、鮮豔,畫布上揮灑滿溢對台灣的感情。
1914年生於嘉義,十歲時在嘉義市中央噴水池邊遇見陳澄波寫生,受其啟蒙,立志成為畫家。個性桀驁的張義雄,從小喜歡與毒蛇、蜈蚣、鬥雞等寵物為伍,被美術學校拒於門外的他,帶著吉他、魔術道具與心愛的小動物走江湖,而為了實現畫家夢,半世紀都在與貧窮作戰。從台灣到日本,六十七歲如願到巴黎,沈鬱的黑色線條化為明朗的白色塊,有個性的靜物、風景、小人物,是張義雄笑淚人生的真情世界裡,真實活過的浪跡。
編導了超過20齣現代和傳統台灣偶戲音樂劇,這些戲碼在全球50多個國家演出過。他於2000年至2020年間擔任台北的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館長以及台原偶戲團的藝術總監。他是荷蘭萊登大學漢學博士。因為在世界各地推廣台灣偶戲他當台北市的榮譽市民以及於2019年獲得台法文化獎。他目前擔任台洋劇團藝術總監及台灣博物館林經甫博士收藏的研究員。
我們每年都受到許多藝術家的照顧。提供作品,讓我們聚集氣力,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遠。
不僅如此,藝術也滋養著眾人,鍛鍊眼光、廣闊心靈,讓靈魂能擔起追尋自由的勇氣,而教育是必經之途。
感謝美、感謝教育,讓台灣不斷發展。
點選作者名稱可觀覽更多作品